2006-08-07

卷123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三集
(2001
120日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接著看《內典研學要領》第三段:

【丙、至於研究辦法】

這一段講方法。

【於經文長者,必先識其綱領,大段章節,剋定進度,恭恪從容,終始莫懈。研究要領,略舉其端凡十:】

經文短的,它的段落、層次很容易看出來;經文長的,就比較困難。所以我們學經,對於大部的經論,我們要放在後面,從小部經學起;或者稍微長一些,不要超過兩萬字的,這樣的經文我們學起來非常方便,像《金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比較容易。如果像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就太長了,我們初學的時候確實會非常困難,經文太長;它一部經的文字差不多都在六萬字左右,六、七萬字,我們辨別它的段落、層次、章法、結構,都不是初學人能做得到的。所以先從小部下手。

下面這兩句話,我們要記住。學東西一定要有進度,要「剋定進度」,譬如我這部經書、這個科目,多少個小時把它學完,一定要有進度,進度自己去定。要「恭恪從容」,恭恭敬敬的,很慎重的來做。

底下舉了辦法裡頭十個綱領。第一個是:

釋科題

尤其是一般流行的這些經論,在中國人,幾乎不分宗派、不分道場大家都喜歡念的,像《普門品》人人都喜歡念,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地藏經》,幾乎是在中國佛教界非常普遍,這些經典古今註疏都很多,這些註解我們都可以參考,但是決定不能有成見,有成見你就學不到東西。「只提供我參考」,必須自己拿定主意。不能完全跟著人家走,那你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,我們要學著自己能夠獨立。所以古今這些大德,他們講經我們可以聽,他們的文字我們可以看,只提供自己做參考,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
我們依據什麼?一定依據經文,這就是世尊滅度之前教導弟子四依法「依法不依人」。我們直接跟佛學,我們是佛的學生。其他人所講的、所註疏的,那都是佛的學生,都是我們同學,連菩薩都是同學,他是早期的學長,我們是後期的小學弟,學長的東西可以給我們做參考,提供我們做資料,我們直接向佛陀學習。直接要學經典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,不跟人走。

我們的老師,老師他真正懂得佛法,我們尊稱他「老師」,的確我們尊師重道。可是老師對我們的態度,不是像我們想像的,老師把我們當作同學看待。古時候通信,老師寫給弟子的信、學生的信,後面具名是「友生」,這不僅是謙虛,這是事實。「我們是朋友,我們是同參道友」,老師用這個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生,稱「友生」;朋友的「友」,學生的「生」。我們一看到他這個署名,我們就曉得這個人有學問。所以世出世間的學問都在謙敬,佛陀對人都謙虛、都恭敬。

孔老夫子,我們在《論語》裡面看到的,他老人家處事待人接物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。溫和、善良、恭敬,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,決定不敢懈怠,沒有一絲毫驕慢;節儉、忍讓。這是聖人的德行!聖人德行就是我們自己的性德,換句話說,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。佛法裡頭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本來是這樣的。我們把性德忘失、迷失,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。絕對不要認為現在這個樣子是正確的、是對的,完全錯了!這個要知道。佛菩薩、聖人所表現,那是完全正確的,我們現在要改邪歸正,就得向聖人學習。

一部經拿到手,這是講我們開始學習,總是要看古人的註解,古人註解一定有科判,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科題。

【明科意由來及前後照應,使貫通全經血脈。】

一個完整的註疏經書的註解,前面一定有總科。總科通常是畫成表解,叫總科。也有不用表解的方式,用高低層次的方式來排。一定有總科,那個比什麼都重要,特別是用在大經上。所以要常常看科判,要把科判熟記在心中,你對於全經前後經文照應,你一目了然,這樣子你整個精神才能夠貫注全經。這部經再長,講的時間再久,你都能貫注。第二:

【明宗用】

通常一部經前面講玄義。天台家的「五重玄義」,賢首的「十門開啟」,都是在未講經之前,先把這部經的概要做一個總說,將全經做一個總介紹,這一部分非常重要。講經的人,他自己的功力、他自己的學歷達到什麼程度,都在這一部分完全表現出來。所以老學的人,他不聽講經,因為他聽的遍數太多,經文都很熟,聽它幹什麼!他專門聽玄義,專門聽你的心得報告。玄義是他的心得報告。每一個註解都不一樣,這就看到每一個人修學的心得不相同。雖然都是五個科目,五個科目他說的不會完全相同,很值得我們去做參考的。我們要把五重玄義這幾個科目,應用在小科上。它那是全經的五重玄義,我們現在學一段,這一大科,每一大科裡頭有大科的五重玄義,每一小科有小科的五重玄義,再跟諸位說,每一句經文有一句經文的五重玄義,你上台就有得講,不至於上台不會講。

【每一大科,皆須明記其主旨及功用,以識其要也。】

這一大段精華之所在。「要」就是精華之所在、精彩之所在。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一個段落裡頭的宗旨,這一個段落裡面的功用。功用是什麼?它有什麼用處。如果沒有用處,我學它幹什麼?學了就有用,這個教誨才是真實的,我們才能真正在經論裡頭學到東西。第三:

【釋名典 名詞術語典故】

『典故』,佛家常講「公案」,一般人講「故事」。名詞、術語、典故。

【必不憚煩,依疏注或佛學辭典查明之。】

這個不能夠隨便說話的,這有根據的。所以我們的工具書要完備,這個要查資料的。『名詞』,譬如經典裡面講的「六度」,是哪六條?什麼意思?佛學辭典有。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個名詞什麼意思?甚至於普通大家常常掛在嘴上,但是講不清楚,「禪定」,什麼叫禪定?會講的人很多,但是能把「禪定」兩個字講清楚的人不多,含糊籠統,這個要不得。所有名詞術語我們都要去查,古人註解裡面有,查了註解,如果有時間再查佛學辭典。佛學辭典多半是概說,而且如果這個是重要的名詞,各家的說法有不相同的地方,它統統都節錄到。這個是要費時間,決定不能夠偷懶,而且一定要自己去做,不要仰賴別的同學自己偷懶,別的同學查好的,我們借個筆記來抄一下。為什麼?自己查一遍印象深刻,你得的東西不一樣,借別人筆記抄,敷衍塞責,修學態度上就打了折扣,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做。第四:

【釋義理】

義理可以參考古今大德的註解。

【章句有道理精華之所在,須為探玄抉微。】

往往經中有很重要、微妙的開示,但是我們一般讀經的人疏忽了,隨便看過,沒有留意到。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,如果不是古人在註解裡頭提醒我們,或者老師為我們指點,我們很難看出來。但是看不出來沒有關係,你一遍一遍的學。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,一部經決不是說「學一遍我就學會了」,這個話說不得。什麼叫「會了」?宗門祖師大德勘驗學生:「會麼?」你會了,那還得了?會了就明心見性、開悟了,那才叫「會了」。我們老老實實答是「不會」,不會,就從頭再學。

你在這一部經典上什麼時候開悟了,教下講「大開圓解」,這叫會了。如果沒有到大開圓解,一遍一遍的學,一直學下去,一門深入,絕不改變。「我一生就念一部經,就學這部經,就講這部經」,心就定在這部經上,你戒定慧三學就成就了。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這是戒學;你心定在這一門上,這是定學;有戒、有定,你遍遍開智慧,所謂「積小悟就成大悟,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」。到大徹大悟的時候,這才真叫會了。會了之後有個什麼樣子出現?你沒有學過的經論,一拿到手上,你統統都會了,那個叫真會。許多經論我沒有學過,拿到前面:「這個難,不會。」那你就沒有會。三藏十二部擺在面前,任何一部經拿給你,你統統都會,那才叫會了。古人講的話是正確的:「一經通一,切經通。」怎麼知道自己這一部經通了?所有一切經展開來都通了,我這一部經通了。這是一個標準。

今天佛學院為什麼出不了人才?它方法錯誤。同時學許多經論,他的心力是分散的,他不是集中的。換句話說,他沒有戒定慧,他所學的跟世間一般學校一樣,佛學常識。你要問起來,他頭頭是道,好像什麼都會;仔細一問他,他什麼都不會,門門通、門門鬆,他不起作用。這個跟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恰恰相違背。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是先求根本智,後求後得智。今天我們講根本智、後得智,這也是佛學名詞,懂得的人不多了。

「根本智」是什麼?是「無知」,世尊在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。「無知」是根本智,「無所不知」是後得智。我們求學要先求無知,然後才能無所不知。無知是什麼?一部經,其他的經我都不知道,無知。這一部經通了的時候,所有一切經展在面前,無所不知;不但佛法你都知,世間法也知了,世出世間法全通了。為什麼會通?他一部經上戒定慧成就了。

我們在一部經上下功夫,是搞什麼?是搞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今天佛學院用的方法,是把戒定慧三學全部都破掉了,這是我們佛教的衰弱!我們過去在台灣,也聽一些老法師很感慨的跟我說:「我這個徒弟剛剛出家,沒有上佛學院,還好,很乖,教他幹什麼都行,很聽話。佛學院去了幾年,回來的時候不認識師父了,眼睛長在頭頂上,瞧不起人了。」以後感嘆著:「你的徒弟不要送佛學院,送佛學院就完了。」你說教人聽了多難過!這是佛學院的失敗,不是成功。常識豐富了,眼睛慢慢就向上長了,成什麼話!實在講,傲慢習氣養成之後,到什麼地方都不受人歡迎,你瞧不起別人,別人瞧不起你。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。」佛為什麼受廣大群眾歡迎?佛沒有傲慢,佛比任何一個人都謙虛、都恭敬,對貧窮的乞丐都是那樣的謙虛恭敬,所以他得到一切眾生的愛戴,不管跟什麼人都能和睦相處,都以真誠心相處。

我們跟其他宗教往來,為什麼我們能夠贏得不同宗教、不同族群的尊敬?我們先尊敬他們,就這麼一個淺顯的道理。我們愛護他們,我們幫助他們,決不可以以為我們佛教比你們其他宗教都要高一等,那就完了,你變成孤家寡人,孤立了,你就沒有朋友。我跟他們往來,我說:「佛教是第一,基督教也是第一,回教也是第一,個個都是第一。」他聽了歡喜,平等!真的是如此。

我舉比喻說,我說:「我們佛教像眼睛,基督教像耳朵,回教像鼻子,我樣樣都第一,身體健康。」如果是佛教第一我眼睛第一,耳朵不行、鼻子也不行,你人不就生病了嗎?全身只有一個第一,其他都不行,這人快要死了,活不成了。個個第一,我們的社會健康,我們這個世界健康,諸位要懂這個道理。個個第一,我們才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和平才能達到。和的根是要平等,不平等絕對沒有和平。和怎麼樣?和就是個個第一。不管大國、小國,每個國家都第一,不論貧富貴賤,每個人都第一,每個族群都第一,每個宗教都第一,沒有第二的,這是健康的。他們接受我這個說法,所以很歡喜跟我往來。我沒有把他看成第二,我們也沒有把自己貶低成第二,都是第一。

經論裡頭往往一句、兩句,那個義理精華之所在,我們要能夠發現,要能夠把它拈出來,解釋透闢,這個樣子自己得受用,也能夠幫助別人。第五條:

【研究科判 於大科中,細分小科,愈細愈好,以觀其章法結構也。】

過去我們將《無量壽經》做了一個科判。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一部大經,雖然不是很長,初學還是有困難。好處是過去慈舟老法師是前一代的,不是現在的慈舟法師,這是前一代的慈舟老法師,他給夏蓮居的會集本做了一個科判。我過去在北京,黃念祖老居士把這個科判送給我,我也怕遺失,所以印在經本上,這樣就可以廣泛流通。

從他的科判來看,他不是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本子。我們知道夏老居士會集成功之後,這個本子曾經修改過很多次,他是早期的本子。早期最早會集的,它是分三十七品,大概我想是用「三十七道品」的這個數字,他翻成三十七品,現在是四十八品。所以他是三十七品的那種科判,但是這個就可以給我們做依據,我們從他那個科判重新來做,依他那個為底本,重新做一個科判,提出來給我們同學們一起來研究討論。這個科判,你們同學將來學經的時候,首先要花一點時間,把這個科判重新檢討一次。你們不要認為我們前面分的,那就沒有錯誤,就可以照這個,不必。你可用自己的,你去分,你也去判;就是這個科判提供同學們做參考,你們自己去做。

正如同這一本書,你們現在看到有個註解的本子,那是悟聞法師筆記的,從我講演的錄音帶裡頭寫成的,那時候我叫他寫的。寫完之後,我看了並不很滿意。你們學習這個課程得重新再寫,就是把他這個本子重新再訂正。該補充的,可以把意思補充進去,如果嫌它有累贅的,可以把它刪改掉,希望這個註解的本子能夠做得愈精愈美,提供以後的人做參考資料。所以這個註解是我們可以改動的,這不是一個定本。你們做,做出來的時候給我看。第六:

【試講經文 以驗研學經文是否暢達,又可練習講態也。】

前面這麼多準備的工作,你都做完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講經文。由此可知,你要在講經文之前,前面舉的這幾條,你都要有充分準備。否則的話,你上台,你講經文的時候,如果有行家在座,他一樁一樁你的過失都給你指出來。所以說毛病百出,自己並不曉得,行家一聽:「毛病百出。」這個話絕不過分,從前李老師跟我們開玩笑,我體會到這個意思,我才跟老師講:「怎麼是毛病百出?譬如這部經講十天,一天講一個鐘點,十天講完。一天給你挑十個毛病不止十個毛病,一天給你挑二、三十個毛病,十天的時候,兩、三百毛病。這不是毛病百出嗎?」一點不錯!

所以我們初學要很小心、很謹慎、很謙虛,要向人請教,我們是來學講經的,台上是學生,台下是老師,把台下都看作老師,都看作我們的監學,我們上台是來做心得報告的。報告完之後,要真誠、謙虛向聽眾請教,請求批評指導。聽到人家的批評,一定要誠懇接受,千萬不可以表面上:「請你指教。」人家提出批評的時候,心裡就不高興,面孔就顯得很難看,以後還有什麼人批評你?沒有人批評,你永遠不會有進步。所以一定要真誠。他批評錯誤,錯誤也接受。為什麼?其他人才真肯批評你。他批評錯了,不接受,下一次可能有一大半的人不敢批評你。錯誤的批評都接受,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!

我們在《貞觀政要》裡面看到唐太宗,這是個了不起的帝王,一個領導人,他是非常歡喜接受人批評的。有批評錯誤的,唐太宗也非常歡喜,旁邊的人講:「他講的話不對。」唐太宗說:「如果我要是駁斥他,以後誰還敢給我建議?」這了不起的人,雖然是帝王之尊,只要看到他本人的過失、國家的過失的時候,都可以隨便在他面前講,他絕對不會怪罪你,說錯了都不會怪罪你,「貞觀之治」得來不容易!一個不接受批評的人就完了,他沒有不造罪業的,他所有的過失他自己不知道,所謂是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一定要接受批評,歡喜接受批評,你決定有進步,你進步才快。第七:

【選誦金句 全文過長未易記誦,選其精要經句背誦之。】  

這是經文長的,經文長的『未易記誦』,「記」是你能夠記住,「誦」是背誦。太長的,對於記憶背誦感覺到困難,那怎麼樣?這裡面重要的教訓、重要的句子,這一定要能夠背誦。像我們現在編的《淨宗同學修行守則》,我們將《無量壽經》這一部經裡面重要的教誨,我們節錄了六十二句,全經節錄下六十二句,這六十二句一定要會背,天天背,常常記在心上。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我們立刻就會想起來,我有沒有違背經典的教訓?我這樣想、我這樣說、我這樣做,佛許不許可?同不同意?我們心裡頭就有數了。符合經論宗旨的,我們是在菩薩道上行,我們走的是正道;違背經典的教誨,我們就走邪道,我們已經步入歧途了。

對於一切經論裡頭好的句子,一定要把它記下來。自己準備一個小冊子,可以隨身攜帶,這個功夫不能不做。將來到自己為別人講解的時候,引經據典。你記得多、記得很熟,自自然然就能運用。第八是最重要的:

【修法行事】 

學習這部經,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方法。『行事』是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,你是真的學到了。

【經者鏡也】

『經』字古人有把它翻成『鏡』,像一面鏡子一樣。

【誦研皆照心行。印知見,正行持,方得實益。】

我們研究、我們讀誦都照心行。『心行』是念頭、起心動念,我們的起心動念與經典上所說的相應不相應?『印知見』,印是印證,我們的知見是正、是邪?我們的知見與經上所講的相應,這是正知正見;如果與經論上所講的相違背,那我們是邪知邪見。特別是初學的同學,決定要放棄自己的成見,要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,隨順佛陀教誨。我們現在沒有開悟,我們沒有辦法辨識道路,只有跟著佛走,決定不錯。

佛行的是正道,聖人行的是正道,凡是聖人東西都能合得起來。譬如儒家孔老夫子,孔、孟所教人的,它的總綱領就是《大學》前面的一章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這四個字就是佛家的四弘誓願。你們想想,「在明明德」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、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「明德」就是宗門講的「明心見性」,就是斷煩惱、學法門;「在親民」,親民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;「在止於至善」,至善就是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你把它會通起來都一樣,說法不一樣,意思都相同。

後面幾句話,那是非常非常的重要,教導我們「知止而後有定」。我們的心散亂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什麼原因?不知止。聖人心是定的,為什麼?他知止。他止在哪裡?止在至善。換句話說,他的人生他有一個方向,他有一個目標,他有目的,他一點都不亂。我們今天像船行在大海上,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不知道往哪走,所以他心不定。過去儒家,人家心也是定的,所以能夠成就大德大能,成就無量功德,它有道理的。

後面一直教導我們,關鍵都在「知止」。由此可知,「知止」是多麼重要。我們過去講《華嚴經》,特別拈出「知足天王」這一章單獨流通,那一章講得也特別詳細。知足天王知止,他心是定的,心定就生智慧,智慧開了才能解決一切問題。所以經論印證我們的知見,修正我們的行持。「行持」就是言行,這個樣子你才得真實的利益,這叫真正修行。「修行」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、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行為。

邪與正之分,絕對的標準就是心性。與心性相應的是「正」,這是「是」;與心性相違背的這種心行是「邪」,是「非」。所以這不是哪一個人的標準,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標準,也不是孔老夫子的標準,是自性本具的標準。任何一個眾生,只要他明心見性,他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這樣,所謂是「佛佛道同」,他是自然同,不加絲毫勉強在裡面,學經要這樣學法才有受用。第九:

【討論問題 如有若干同學共修,日相研討,亦可助入佳境也。】  

現在在我們這個班裡面,我們同學多,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,互相交換心得,能夠提升自己境界,亦可助入佳境。第十,末後這一條:

參考資料 廣集諸疏及有關經論,精讀其要,採長補短。】

這是在學習一個階段之後,把自己往上提升,就不能不常常去閱讀這些參考資料。參考資料是補助自己主修的這一門經論,所以賓、主要分清楚。

【忌以情見,當以智擇,則必能助妙悟也。】

關鍵在這兩句。決定要有智慧,不能夠感情用事。我偏愛哪一個法門,偏愛某一個善知識,這是『情見』。要以智慧,智慧裡面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一律平等,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是智慧。智慧才會有正確的選擇,正確的選擇幫助你開悟。則必能助妙悟也。下面一段:

【丁、理明則迷破,是謂看破,看破貴放下。】

放下錯誤的知見,放下錯誤的言行,是教你放下這個。

【此為真實功夫。必能放下,而後得自在隨緣,自行化他,作彌陀使者,誓志宣化,普令群萌,同歸淨域,此研經之果用也。】

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都是『彌陀使者』,諸位仔細在經典裡面去看,你會發現。等於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佛教大學,阿彌陀佛是校長,十方諸佛都在各個地方替阿彌陀佛招生。有能夠信受的,直接就送去,保送到學校去了,這就是修淨宗法門。不相信這個法門的,佛教其他法門,拐個彎把你先送到華藏世界,然後從華藏世界,普賢、文殊菩薩再引導你到極樂世界,拐個彎去。所以我們知道,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彌陀使者,不可思議!這是我用很短的時間,把大意跟諸位提示一下,後面這篇《講記》是比較詳細一點,諸位自己可以參考,可以多看看。

今天我很感謝大家,你們給我送了一個賀年卡,大家都簽名了。我們曉得,現前這個社會災難很多。昨天晚上,我跟會長、有幾個居士晚上晚餐,也談論到整個世界在今年經濟情形都不好,連美國都會經濟衰退,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全球。經濟衰退,失業率會提高,失業率高的話,會造成社會動亂,所以今天世界社會很不穩定。在亞洲這個地方,最近菲律賓出了問題,如果菲律賓的總統真的被推翻,會造成一個很不良的後果。我們看到周邊這些國家,對於國家領導人持反對意見的,印尼有,馬來西亞也有,這是很不好的一個例子。

我們希望社會安定,希望世界和平,要達到和平安定這個目標,確實不容易。人們希求和平幾千年、幾萬年了,和平並沒有落實。什麼原因?和平是果報,因是平等,「和」下頭是「平」,不平哪來和?佛家說話是先講果,後說因。你看四諦,講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世間法,苦是果,集是因;出世間法,滅是果,道是因。為什麼先說果,後說因?說果大家容易懂得,果報你看到了,容易懂得。果怎樣求得,一定有因。和,和睦相處一定要平等對待,沒有平等決定就沒有和平。人與人之間要平等,國與國之間要平等、要平等相待,族群與族群之間要平等,宗教與宗教之間要平等。

古聖先賢用什麼樣的手段達到這個目標?用教學。釋迦牟尼佛選擇的行業就是社會教育,今天講的「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」。因為世尊的教學不分國土、不分族類、不分宗教,跟孔老夫子一樣,「有教無類」,只要你肯學,都熱心教導,決定沒有歧視,一律平等對待。我們今天極需要做的工作,是要把世尊這種教學理念落實。我們在新加坡,以及我在澳洲,都是做宗教族群的團結,我們是做這個工作,這是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經義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這個社會,我們學佛沒有白學。佛法對於世界和平、對於社會安定、對於人民幸福,有積極的貢獻,要我們做出來才行,光口說不可以。

所以我到澳洲,時間雖然不長,在那邊都是做這些工作。澳洲是政府主動帶動在做,我們在旁邊協助。現在我們最期望的,就是能夠有一個正規的教育體系,所以我希望能夠辦一所多元文化大學,我們不叫宗教大學,叫「多元文化大學」。每一個宗教成立一個學院,佛教有佛學院,基督教有基督學院,伊斯蘭學院,培養全世界各個宗教的弘法人才。不管將來你弘揚的是哪一個宗教,你們都是同學,一個學校,不過就是念的科系不一樣而已。團結,用這種方法來團結,是很有意義的。所以我現在到澳洲去,主要促進這個工作。當然,辦這個多元文化大學,師資是問題。所以先辦研究所,先在大學裡面設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,研究所是培養師資,將來研究所的學生都畢業出來了,可以作老師了,再來辦學校,這些人都是大學教授。我在澳洲幹這個事情,所以跟幾個大學密切的聯繫,希望在大學辦多元文化研究所。

在本地,聽說,李木源居士告訴我,總理公署一些部長要訪問我們,我們也會把這個意思向他建議。假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裡面也有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就好了,將來至少大學裡面可以成立一個「多元文化學院」,每一個宗教都成立一個學系,有佛學系、基督學系、伊斯蘭學系,都是好事情,都是真正要解決這個世界的社會問題。希望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相尊敬,互相敬愛,互助合作。何必天天打架?搞得大家都不安。這是我們積極努力在做的一個工作。我無論到哪裡去,絕對沒有休閒,都是在做工作。謝謝大家,今天晚上我到那邊去。我們過了農曆年,回來再見。

 

 

卷124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四集
(2001年2月12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各位同學,大家在這邊進修的狀況,我雖然不在此地,但是諸位修學的情形我都知道。這一次離開學會,在澳洲住了二十一天,這是我們離開學會最長的一次,過去大概都不會超過十天。一方面是休養身體,可是實在講,最重要的是把澳洲的道場建立起來。

老同修們都知道,自從韓館長往生之後,到第二年,圖書館的同修多半都離開了,多數都到新加坡來。李木源居士跟新加坡這邊的同修非常慈悲,收容我們。這兩年很快的過去了,我自己沒有什麼感觸。可是常常聽到有一些在家同修跟我說,這些人心裡不能夠安定下來,原因是總覺得自己無家可歸,寄人籬下。我聽了之後,想想也不無道理,因為常常有人說:「你的常住在哪裡?」我們都答不上來。我們在這裡作客,作客總有個常住,因此這才決定選擇在澳洲。澳洲圖文巴這個小城市,我們建立一個道場,做為自己安居修道的一個場所。

選擇這個地方,也是這個地方的民風淳樸,是個小城。這個城市只有八萬人,四分之一的人從事於教育工作,可以說是教育水平非常高的一個小城。這個地方的人純樸、保守,沒有貪心,非常難得,正是我們古人所講的「知足常樂」,所以選擇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生活水平很低,房地產的價錢都很便宜,正好到那個地方碰到一個天主教堂要出賣。這個天主教堂非常興旺,信徒一天一天增加,本來是個小教堂,人數增多了,小教堂不能容納,他們把小教堂移到後面院子;把整個房子搬家,搬到後面院子去了。在原來的地址建立一個新的教堂,這個新教堂可以容納三百人,大概使用了不少年。現在信徒可能又增加一倍,它沒有辦法容納,所以必須另外找一塊土地去建大教堂,這個教堂就出賣了。我們一看,可以容納三百人,在我們來講是足夠了,所以就把它買下來。

它的土地面積是五萬平方米,建築有很多棟,有三棟寮房住人的,兩棟教堂,我們看起來很適合。價錢五十七萬五,五十七萬五在新加坡買這一層樓都買不到。現在我們的同修,有十幾位已經住進去了,我把他們安頓好,而且今天開始上課。現在有十幾個人,離開圖書館「悟」字輩的。這個道場沒有佛事,沒有法會,沒有任何宗教活動。換句話說,也不會有信徒。於是大家就想,你們靠什麼生活?「我們靠修行證果」。

往年我在台北,給同修們提出七門基本的課程,現在我要求圖文巴道場的同修,五年當中務必要完成,所以也相當的緊張。這七門功課裡面,有四門是佛經。第一部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第二部《無量壽經》,第三部是《彌陀經要解》,蕅益大師的,第四部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這是佛經,一定要能夠背誦,要能夠講解。所以他們那邊功課,跟你們此地學習的方式一樣,完全相同。另外儒家的,我們把《了凡四訓》也算成儒家的,選擇的有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四書》,都要背,都要講。最後一種是道家的,《太上感應篇》。這是七門功課,五年當中務必完成。你要不能夠完成,你怎麼能對得起施主們的供養?

除此之外,如果將來你要能夠深入經藏,要能夠有能力讀誦中國古聖先賢的典籍,文字非常重要,所以要學古文。我從《古文觀止》裡面選擇了一百篇古文,這一百篇古文都要能夠背誦,要能夠講解。古文文字都不長,要在這裡面學習做科判,就是一篇文章,兩三百字的,把它的段落、層次統統找出來,畫成表解,學習做科判。經文太長了,你要整個看不容易,古文容易。所以從這邊下手,總共八門功課。

在那個地方還得要學英文,那是外國的環境。所以請了一個英老師,請了一個中老師,請兩個老師。早晚課不要做了,用拜佛來代替早晚課。每天早晨拜一百五十拜,晚上睡覺之前拜一百五十拜,每天拜佛三百拜,用這個做早晚功課,全心全力認真的學習。我來當護法護持你們,讓你們身心安穩,無憂無慮,全部的時間、精力用功,發憤用功。自己的德行、學問不能成就,你就不能自度;自度都不能,怎麼能度他?這是我們這二十一天在澳洲做的工作。

原本我想到,將來我自己要是住在澳洲,我們的弘法講經《華嚴經》決定不能中斷,我們利用網路教學。原先自己的構想,自己還要做一個發射台,做一個小型的轉播站。結果,這一次我們訪問當地的市長、當地的大學校長,去參觀學校,我們沒有想到,這個城市是南昆士蘭大學學校所在地,這個學校就是利用網路教學,是世界第一。它的學生一萬多人,都不在學校,分散在全世界各個地區,中國也有;我看到它的資料,總共有六十二個國家。我問他:「學生到不到學校?」他說:「學生不到學校,完全在電腦網路上學習,由學校提供教材。」它也分很多科系,有專門的老師在網路上指導。同學可以在網路上認識,做切磋琢磨的功夫;如果有疑難,在網路上向老師請教;考試也在網路上。畢業的時候,學校裡面發學士學位、發碩士學位,可以頒發學位的。現在在校的學生有五千多人,不在學校聽網路教學的有一萬多學生。

我參觀它的設備,這一看之後歎為觀止,是最現代化的。我曾經看過不少的衛星電視電台,都比不上它。我就問他,我說:「你學校這一套設備花多少錢?」澳洲錢跟新加坡錢差不多,一千多萬。我看了之後,我就不要再搞了,我怎麼樣也搞不過人家。這個網際網路,工作人員有一百多人,它分成很多部門,比一個電視台要強得多了。所以我就向他請教:「這個設備我可不可以利用?」他歡迎:「行!」我說:「收費是怎麼個收法?」他要去估計一下,然後把收費的單子告訴我。概略的估計一個小時,如果利用他們的網際網路向全世界廣播,一個小時兩百塊錢;如果不用網路,用它的錄像設備,就像我們在電視台,租借它的錄像設備,一百塊錢。我一想,如果我們借用他的教室,我們自己帶錄像機去錄,這樣就更便宜了。

所以我現在連教室都不建了,我利用學校的,我跟學校密切合作。這個學校跟我們的教堂是在一條街,我們在北面,它在南面;不過這條街很長,開車大概要五分鐘。這條街上有公共巴士,交通非常方便。所以我就想將來上課,我完全利用學校,跟學校密切合作,我運用他們的網際網路設備,我現在概略的估計,一個星期頂多三千塊錢。我們這個錢等於捐助學校、幫助學校,是好事情。我們就完全利用他們的設備。

另外參觀學校圖書館,圖書館非常好。他們確實是多元文化,你到這個學校看學生,什麼樣的面孔都看到,來自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,新加坡也有,好像中國學生也不少。我請教他:「圖書館對不對外開放?」他說:「不對外開放,他們只提供自己的學生,不對外開放」。但是館長告訴我:「法師,你的學生可以來。」我聽了就非常歡喜,他主動提出來的。我們的學生可以跟他們的學生一樣,來利用這個圖書館。所以我就想,我現在手上還有一套《四庫全書》,我把《四庫全書》贈送給學校圖書館,再送它兩套《大藏經》。前年已經送了一套《大正藏》,準備再繼續送一套《龍藏》給它,跟圖書館結緣,利用學校的設備。

校長非常好。我們也有幾個資深的教授,認真討論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這個項目。他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,願意增設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,研究所將來可以頒發碩士學位跟博士學位。多元文化研究所的構想,就是一個宗教的研究所,這裡面全世界各個宗教我們都研究。學校既然有意願願意做,我說:「我把這個訊息帶回新加坡,我們跟九個宗教來商量。如果我們有這個意願的話,每一個宗教派兩個研究生,這兩個研究生一定是傳教師,是講道說經的。研究所裡面的指導教授,由我們各個宗教來推薦,學校聘請。」

他對我們要求就是經費,我說這個可以,我們籌募一筆經費來辦這個研究所。研究生的生活我們也完全照顧,像公費生一樣,自己不需要帶一文錢進去。如果研究的期限是兩年,可以拿到碩士學位;如果研究四年,可以拿到博士學位。研究的內容,是各個宗教的經典。當然,經典的內容非常豐富,也相當的龐大,我們在經典裡面選擇、選段。我們的宗旨有兩個。第一個宗旨,所選出來的經文一定要適合現前社會的需要,幫助現前社會解決問題。第二個重點,一定要求得宗教當中的和諧,所謂是「存異求同」,消除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誤會、歧視、摩擦,要把這些東西消除,走向宗教的團結、族群的團結,世界大同。這是這個研究所的宗旨跟目標,所以學校非常非常的歡喜。這個研究所將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高的宗教學府,我們希望把這一樁事情能夠落實,我們談得非常愉快。

所以我說今天籌募基金不難,難在人才。我們從研究所培養人才,有了人才之後,我們將來就可以辦「多元文化學院」;在這大學裡面就設一個學院,研究所畢業出來的學生就是老師,學院裡面這些教授、副教授、講師,培訓這個。將來人數再多的時候,就能擴展成一個獨立的大學,「多元文化大學」。我想從研究所到大學,最快也要十年。十年之後就能夠在那邊辦一所多元文化大學,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優秀的傳教師。在澳洲二十幾天,主要是做這些工作。

希望我們同修要認真努力,將來真的這個研究所能搞成功了,研究所教授到哪裡去找?研究員?我覺得佛教一定從我們這地方選拔,我們來推薦。大家要能學得好的時候,將來可以擔任教學的工作。我年歲大了,我願意退下來做護法,護持大家,把大家抬上去,佛教才會有前途,法運才會興隆。帶動宗教的和諧,種族的和睦,達到世界和平,這是我們主要在澳洲做的工作。

另外,我參加澳洲移民部的部長早餐會。我看了之後,有很深的感觸。移民部長跟我見過幾次面,我們算是很熟了。這一次的聚會,他是接待新移民,就是最近批准永久居留的新移民,是在這一個地區,就是布里斯本這個城市,一共有七十多個人,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,我也接受邀請參加這一次的聚會。我們開車到那邊,找不到州政府的辦公室。州政府就像中國的省政府一樣,是他們中央政府設立在省政府的辦公室,找不到。最後,找門牌號碼才找到。找到之後,我們都沒有信心,我們就打聽:「這是不是?」「是的,就在這裡頭。」我感覺得非常驚訝,它的房子是普通的民房,比普通民房還低一級。房子很小,大概就像我們平常講的兩房一廳這麼小房子,有兩三棟連在一起的,那是他們州政府的辦公室。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政府的節儉、樸實,一絲毫豪華、誇張都沒有。政府的官員廉潔,待人親切、誠懇。部長是中央政府的,到這個地方來接見新移民,一個個握手,親切的慰問,不容易!這在許多國家是你見都見不到的,頂多底下派一個科長、科員來跟你介紹澳洲一些狀況就好了,哪有部長親自來接見?這使我很感動。

我們看到別人的國家,無論在哪一方面,確實它講求的是實用,沒有一絲毫的奢侈、浮華。我們看到的官員,都很親切,都很誠懇。我把這些我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,我回到圖文巴跟我們同修說,我們要學習,要知道樸實,要知道節儉。所以原本悟行法師想,我們住的舊寮房,把它拆掉,重新再建。我一想,沒有必要。別人能住,我們為什麼不能住?我們將這些房舍好好的整修一下,重新油漆粉刷就可以了,何必拆了再重建?所以看看人家州政府,政府的辦公室,我們自己如果做得很豪華,慚愧!人家看了瞧不起你。我們應當多多幫助地方建設,這個是對的。

所以澳洲普遍看起來,確實是我們現在所講的「返璞歸真」,回歸自然。這個地方地大,他們的土地面積跟中國差不多大,人口只有一千九百萬,比台灣還少;台灣有兩千大概一、二百萬人,他們只有一千九百萬,所以人與人之間非常親切。這個地方沒有發生過戰爭,居民都很樸實,很難得,所以我們選擇這個地方做為修道的場所,讀書、修道的場所。

諸位同修,將來你們都有機會到那邊去,大家一定要非常認真努力。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改過向善、積功累德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學問,把自己過去不好的毛病、習氣統統改過來,這叫功夫!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,這就叫覺悟,佛家講「開悟」。什麼叫開悟?知道自己的毛病、習氣。肯把這些毛病習氣改過來,這叫功夫,我們要認真從這裡下手。《十善業道經》,這部經是行經。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,這是行經,教我們修行的,怎樣把十善業道落實在生活上,落實在工作上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這部經後面這一段我們還沒講完,經文不長,但是它的意思太豐富了。我們才講到「三十七道品」裡面的「五根」,「五根」後面是「五力」、「七菩提分」、「八正道」,末後是「止觀」,最後一條是「方便」。合起來講,就是把十善業道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這部經是屬於行經,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,著重在修行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 

卷125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五集
(2001年2月13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四行看起:

【五根莊嚴故,深信堅固,精勤匪懈,常無迷忘,寂然調順,斷諸煩惱。】

五根: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,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。這一段經文的意思,是說我們將十善業落實在「五根」裡面,它能夠得到的效果,就是經上講的「莊嚴」。經文裡面有五句,就配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。我們今天雖然是出了家,受了大戒,信不信佛?很難說。

我當年出家,我出家兩年才受戒。受了戒之後,到台中去看老師。老師遠遠的就看到我,指著我說:「你要信佛!」很大的聲音叫著「你要信佛」!那個時候我學佛九年了。我學佛七年出家的,出家就教佛學院,佛學院教了兩年才受戒。受了戒,回去看老師,他指著我說:「你要信佛!」當時我也愣住了。然老師給我解釋:「信佛不容易,有許許多多出家人,一直到老死都不信佛。」為什麼佛家常講「袈裟之下失人身」?不信佛!為什麼說「地獄門前僧道多」?不信佛!所以我們想想,我們信不信佛?什麼樣的人才叫「信佛」?依教奉行的人叫信佛。

我們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頭,這個經通大、小乘。現代人講的「五乘佛法」,三乘之外加天乘、人乘,十善業道通五乘,五乘人共同修學的科目。離開十善業道,就不是學佛了,當然談不上信佛。所以這個「信」字好難!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跟我們講了六種信,這六種信我們有沒有?六種信裡面第一個是「信自己」,信自己有佛性,信自己有佛種,信自己決定能成佛。我們有沒有這個信心?這就是無上菩提心。

第二個「信他」,「他」是老師,老師是佛。佛雖然不在世間了,但是佛的遺教還流傳在世間;佛滅度之後,我們讀到經典如同見佛,展開經卷就如同在聽佛的教誨。佛所教導我們的,字字句句都是我們自性的性德,我們相不相信?是我們自己本具的智慧德能,不是外來的。佛是明心見性,我們自己是迷惑顛倒;撇開迷悟不談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沒有兩樣。「自性本具德能」,佛在經上常講:「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」都是圓滿具足的。聖人,他覺悟了,他用上了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用上了。我們迷失了自性,用不上;雖有,用不上。我們用的是什麼?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我們錯在這裡。

諸佛菩薩,我們讀了大乘經知道,從來沒有離開世間,從來沒有離開我們。問題是什麼?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。如果哪一天你覺悟了,宗門裡面所說的「大徹大悟」,你豁然就覺察到,周邊全是諸佛菩薩,這一部《大藏經》活活潑潑的就顯在我們生活範圍之內,六根所接觸的,無不是諸佛如來的大經大論,這叫信他。自他不二,這是第一對。

第二對,教我們「信事」、「信理」。「事有理無」,所以這個「事」是「幻有」,佛法裡也稱為「妙有」;「理無」,理是空寂的,稱之為「真空」。「真空不空,妙有非有」,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事實真相。第三對,教我們「信因」、「信果」。因果,用現在人的話來說,是真理,永恆不變,世間法裡頭它是真理,出世間法裡頭它還是真理。因此,我們起心動念、造因不能不注意,種善因必定得善果。

可是我們現在真的是迷惑顛倒,沒有能力辨別善惡。我們常常看到,許許多多人把惡當作善,把善當作惡,這就是佛法裡面講「顛倒妄想」。顛倒在哪裡?就顛倒在這些地方。如果我們信有了根,信有了根就是信裡頭有十善業道。十善業,前面講得很清楚,諸位要記住,一定要落實,要把十善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行為。

「不殺生」,這裡頭含義很深、很廣,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,才叫做「不殺生」;不但對於有情眾生不起傷害它的念頭,對於無情的眾生也不起傷害的念頭。我們看一株小草,長得很活潑、長得很好看,你能忍心從它頭上踏過去嗎?《戒經》裡面佛告訴我們:「清淨比丘不踏生草。」這都屬於不殺生。但是戒裡頭有開緣,除非這個地方沒有道路,必須要從那裡通過,這個可以的。如果有路,路拐個彎,你要抄近路從草裡頭踏過去,這是犯戒的,對不起眾生。如果有急事、趕時間,可以。所以佛家裡面開緣很多,開遮持犯要懂得。我沒有急事,不趕時間,我不可以抄近路踏生草,我一定要從路上走。不但對於樹木花草,我們今天講的是生物,對於石塊沙土我們也要愛心備至,決不可以輕易的毀辱,「不殺生」才做到像樣子了。

「不偷盜」,這一條我也說得很詳細,決定不可以有佔人便宜的念頭。有這個念頭,這個念頭是「盜心」,你雖然沒有盜的行為,你有盜心。底下我就不必再重複了,條條戒律都非常精微。有人說:「佛家戒律太嚴格了,我們做不到。」為什麼做不到?你的煩惱習氣太重了。佛所講的這些戒條,是你自性本具的德能,哪有做不到的?自性本具的,不是佛教的。不是佛菩薩制定這個東西來約束我們,不是的,你全搞錯了!佛菩薩幫助我們恢復性德,幫助我們消除煩惱習氣,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已。我們首先要相信,然後你再歡喜接受,真正用功,洗刷自己的過失,恢復自己的德能,『深信堅固』。

「深信」裡頭,尤其是淨土。但是淨土裡頭,必須要懂得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如何做到「心淨」?必須要三業清淨。三業清淨就是十善的圓滿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真正都做到了。做到了是什麼?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;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」,這叫功夫成片,我們取淨土就有把握,這一生就沒有空過。所以信裡面具足十善,十善業道落實在信根,「深信堅固」,你的信心不會動搖了。

十善落實在進根,進是精進,『精勤匪懈』。我們現在懈怠、懶散,這是煩惱,這是習氣。精神提不起來,什麼原因?我們精進裡面沒有十善。換句話說,有個精進的空殼子,裡頭沒有內容,怎麼想精進也精進不起來。精進裡面具足十善,這精進就有內容,真精進!大經裡面常說「自他不二」,度人就是度自己,度自己就是度眾生。說到極處,佛講「生佛不二」。

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培訓班第五屆這半年之中,什麼事情是我們第一樁的大事?幫助同學成就學業,這是我們第一樁大事。如果我們同學們認為帶領學生對我們學習《華嚴》有妨礙,你們來跟我說,我們《華嚴》可以停半年,全心全力幫助培訓班的同學,我們下半年才講《華嚴》。我們可以把《華嚴》補過來。現在我們《華嚴》是一天講一個半小時,我們下半年一天講三個小時,上午上一堂課,下午上一堂課,可以彌補過來。你們同學們自己商量,來告訴我。同學們到這個地方來,時間只有六個月,六個月他就得走,時間非常寶貴,我們要不能全心全力協助他,對不起他。

昨天我跟同學們說過,我為什麼不親自上課,讓你們老同學代打?這是教育的方法,教學相長。我一個人教得再好,將來死了之後後繼無人,我對不起佛教,我對不起歷代傳法的這些祖師大德,傳到我這裡就完了,就絕後了,這成什麼話!所以讓你們起來教,我們就後繼有人,大家要懂這個意思。我在旁邊看著,我在旁邊照顧著,必須把大家都帶起來。所以我在澳洲,澳洲昨天正式上課,我要求五年當中完成八門功課,也非常的緊張。這八門功課五年完成了,我底下一個目標就是在南昆大辦多元文化研究所,我們的學生就可以作教授,至少可以作研究所的研究員,可以成為研究所裡面的助教。兩年他們可以拿到碩士學位,四年可以拿到博士學位,我幫助大家,一直把大家向上提升。

我年歲大了,七十五歲,應該要走了,古人常講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。我們今天要後繼有人,所以全心全力幫助大家。這個用心知道的人不多,我們也不必到處宣揚,宣揚毫無意義。有不少人說:「淨空法師給人題字,都是學生寫的,不是自己親筆。」我聽講說這些話的人很多,可是我聽了很歡喜,學生成就就是我的成就,我成就學生不成就就完了。不但這些字是我學生們寫的,你們看到許許多多印章都是學生刻的,學生的成就是我們真正的成就!學生各個都行了,我們就坐在旁邊享福,什麼都不要操勞,這就對了。樣樣還要自己操心,證明你教學沒有成就,你的成績拿不出來。

我們上台,大家講,聽眾還讚歎,我們台上的成績拿出去了。培訓班裡面教學,我們老同學都能教新同學,能講、能教、能寫,樣樣都能,我們的成績展現出來了。這是我們對於佛法有了交代,對佛有交代了,對祖師大德、這些傳法的善知識,我們也有交代了,我們走、往生,離開這個世界才安心,沒有絲毫遺憾。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要把這個道理落實,精勤匪懈!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底下三句明天繼續說。

 

卷126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六集
(2001年2月14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四行,我們將文念一遍:

【五根莊嚴故,深信堅固,精勤匪懈,常無迷忘,寂然調順,斷諸煩惱。】

前面兩句跟諸位介紹過了,現在我們從『常無迷忘』這一句看起,這是「念根」的成就。由此可知,我們現在是常常迷惑、常常忘記,這是什麼原因?這個念沒有根,它就有這現象。「念」,中國的文字是屬於會意,上面是個「今」,下面是個「心」,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「當下一念」,這是這個字的本義,念念當中都不失掉。

佛說六道凡夫真正常無迷忘的一念是什麼?是「我」,六道凡夫念念不忘,「我」不忘。末那識第七識,第七識就是我執,堅固的執著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場所,從來沒有把這個念頭斷過。這個念頭斷,就超越六道輪迴,可惜這個念頭他不能斷。佛教導我們把這個念頭換過來。而一切法門裡面,念佛法門最殊勝,我們把那個「我」換成「佛」,這一生就決定成就。不要念「我」,念「佛」,所以叫「念佛法門」。這個法門廣義來講,諸佛菩薩所說的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,這個意思在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。善財童子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;《八十華嚴》的德雲比丘,《四十華嚴》叫吉祥雲比丘,「吉祥」跟「德」是一個意思,翻譯人用的名詞不一樣,是一個人,「吉祥」就是「德」,德雲就是吉祥雲;他跟我們在經上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。「二十一」,密宗表法是圓滿的意思。所以說,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。

而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,只是在一切念佛法門裡面一個特別的念佛法門,這是世尊為我們選擇的,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。這個道理很深,但是並不難懂。我們經典讀得很多,印象也相當深刻,佛常講: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。」我們為什麼不想佛?為什麼不念佛?為什麼還有其他的妄想分別執著?我們錯就錯在這裡。佛教導我們要看破。所謂「看破」,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通達明瞭,這叫看破。看破之後,你才能放下。放下什麼?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的心恢復到真心,宗門講的「明心見性」的境界現前了,見性就是佛。由此可知,我們最大的麻煩、最大的障礙、最大的敵人不是外頭,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。外面沒有可怕的,這個東西才真正可怕,我們的正念不能現前,都是被這些東西擾亂、妨害。

什麼人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,有不可思議的成就?我們從古人經驗當中體會得,二六時中除了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決定沒有一個雜念,這個人成功了。對我們現前這個境界來說,除「阿彌陀佛」這一念,其餘的全是妄念!所以祖師的念佛堂只有一句佛號,念佛堂裡頭不講經,決沒有摻雜,真正是「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」,他成功了。這個道場是世間第一道場,就是一句佛號。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念佛堂,有一些老和尚非常慈悲,他也懂得建念佛堂成就大眾,為什麼做不到一心稱念?念佛堂裡面不但是清眾,連裡面的執事,甚至於堂主,都還夾雜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念佛堂不能成功,原因在此地。所以念佛堂不是普通人能夠進去的,普通人進去是結緣,方便結緣,不是真正用功。真正用功,宗門裡面的道場叫「選佛場」,淨宗的念佛堂是「成佛堂」,到那兒就成佛了。你仔細看看,那些進去的人像不像佛?從這些地方,我們才體會得這種道場的殊勝,道場的莊嚴,道場的本質。

既然不具足這個條件,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怎麼辦?不能不求教了。世尊當年在世,為什麼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為什麼不開個念佛堂讓大家成就,多省事!開個禪堂讓大家參究。世尊當年在世沒有禪堂,也沒有念佛堂,只有講堂。講堂是幫助你看破,看破之後你自然就放下了,你自己就會用功,都用不著教了,所以這是著重在教學。我們的煩惱習氣無量劫帶來的,我們很想斷斷不了,這就說明相當不容易斷,這樣才在教下下功夫。教下下功夫也要懂得方法,不懂方法你這一生功夫也就白費,你不能契入。

前幾天我在澳洲,香港同修打電話告訴我,說香港有一位律師,年輕的律師,在香港講《無量壽經》已經講一年了。這個事情我都不知道。聽眾都是律師,都是高級的知識分子,他講得很成功。他們約好,我這一次到香港去,他們來跟我見面。我聽說,他們將我過去講《無量壽經》的講記印出來,一共有精裝四冊,他從頭到尾念過六遍。他的講演完全依照講義來講解,再加上他自己修學的心得,非常受歡迎。同修告訴我這個事情,他說看起來香港人還是有福。他要不斷這樣講下去,能有個三年、五年,社會風氣會改善,這是可以肯定的。要有真正覺悟的人!我聽說這位律師很感慨的跟大家說,說他自己修學心得。他也學佛多年,過去親近許多法師,也學過許許多多經論法門,他說他聽我講經,只聽到一句話,得到最大的受用。他今天有這個成就,是聽了我一句話。我說:「什麼話?」「一門深入。」從前學,學亂了,學得太多、學得太雜,學了許多年還是蒙查查(糊裡糊塗,香港人講蒙查查)。聽我講之後,統統捨掉了,一門深入,專攻《無量壽經》,他成就了。這就是學教的方法,一定要懂得在一門上下功夫。

我們現在雖然也開講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華嚴經》,早餐在此地講《十善業道經》,諸位一定要曉得,哪是正修、哪是助修。我們是以《無量壽經》為正修、正課,其他所講是助修。助修有機會可以聽,對我們也有幫助,但是時間、精力一定要用在主修這門課程上,我們才會有成就。我們請這邊的印刷廠印《教乘法數》,好像有四個月了,還沒有能印好,我希望能快一點印好,這本書將來每一個同學都有一部。《教乘法數》裡面的五根,念根是「於正助道,憶念不忘」,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,哪些是主修的,哪些是助修的、是選修的,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佛門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都是在學習。「學無止境」,每天都要勤奮努力去學習,永遠沒有中斷。一門要深入,如何深入?一遍一遍的學。《無量壽經》學一遍不夠,再學一遍。要學無數遍,你才能契入。往年我在洛杉磯,洛杉磯有一位趙立本居士,這位居士我看現在可能也有七十歲了,他是加州大學的教授,我跟他見面的時候大概才五十多歲的樣子。他懂得我說話的意思,他只選兩部經,《金剛經》跟《六祖壇經》,專攻。他說:「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」我說:「可以。」這兩部經他聽我的錄音帶聽了二十六遍,來告訴我。我說:「不夠,你至少要聽一百遍,每天從頭到尾反覆聽,一生專聽這兩部經,專學這兩部經。」現在他到處講,專講這兩部經,他變成專家,契入境界,非常難得,這是我們修學的好榜樣。

決不要貪多,最忌諱的是當「通家」。一切經論樣樣都通,這是很大的忌諱,樣樣都通,最後是樣樣都不通,你得不到利益。你一門深入之後,「一經通,一切經通」,要契入境界。一切經通了之後,還是專搞這一門,這是佛菩薩、古大德教導我們的方法,我們要細心去想想,要接受,要能體會到。契入之後,永遠不會迷忘,你這個念就有根。念有根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念有根,實在講也就是儒家所說的「知止而後有定」,我們這個「念」底下是「定」,「知止」就是「念」,止於至善。儒家的教學,實在講總綱領就是「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」,就這八個字,孔孟之道!

佛陀教人,我們學佛的人懂得,不學佛的人他不懂,學佛的人知道,不但是釋迦牟尼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,就是六字洪名,這個一點都不假。千經萬論最後都歸這一句佛號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幾個人懂?不是過來人,他決定不會知道。所以一切經裡面,隋唐大德公認的,《無量壽經》第一。你看會集本前面梅光羲居士寫的序文,你看看你就明白了。這些人都是過來人,都不是普通人。會集本的經題,真正是無比殊勝,會集得天衣無縫。這個經在中國有十二種的翻譯,他取宋譯的經題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」,再取漢譯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把這兩個題合在一起: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,天衣無縫。「大乘無量壽莊嚴」是果德,我們希求的,「清淨平等覺」是修德,三學三慧都在經題之中。我們怎樣去修?要修清淨平等覺,所謂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要想修得清淨心,萬緣放下。不但世緣放下,連佛法也放下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徹底放下,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這就對了。對待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平等慈悲。我學的是這個法,我勸導同學的也是這個法。

有一些人在外頭也講經說法,標榜著說是淨空法師的傳人,你們諸位同修要知道,決定沒有這個事情,我從來沒有傳法給人,哪來的傳人?但是如果你自己真的要向「清淨平等覺」上去修,不是淨空法師的傳人,是阿彌陀佛的傳人,是釋迦牟尼佛的傳人,是一切諸佛的傳人,這是正確的。世間法裡面,是傳法給一個法眷,那個法眷靠不住,不足以為信!要真正明白經典裡面的道理,要牢牢記住經典裡面的教訓,把這些理論、教訓落實在自己生活言行之中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,你就真正是諸佛如來的傳人,自行化他。今天講的是「念茲在茲」,這是決定不能夠忘失的。時間到了,下面還有兩句,明天再說。

 

卷127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七集
(2001年2月15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今天我們接著講「五根」的第四句:

【寂然調順。】

十善業落實在「定根」所起的作用,就是『寂然調順』。世出世法若沒有定根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沒有一個堅定的志願,於是他的心是浮動的,見異思遷,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而動搖心志,這是世出世間法都不能成就。「定」,簡單的講就是「胸有成竹」,自己內心裡頭有主宰。這個主宰不是成見,有些人成見很深,他也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,這個跟我們此地講的完全不一樣。為什麼?我們這個定是從信、進、念而生的。前面有信、進、念,所以這個定是「正定」,決定不是邪定;那一種成見很深的人,好像有定力,那個定是邪定,不是正定。唯有正定才能夠建大功、立大業,能夠利益一切眾生,這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。

定,《教乘法數》裡面,這是一般的解釋,「攝心正助,相應不散」,這是通途的解釋。這個地方的經文給我們說「寂然調順」。「寂然」是心地清淨,清淨心自自然然就產生調順的作用。「調」是自受用,「順」是他受用,普賢菩薩「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」,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夠恆順眾生?我們沒有「寂然調」的功夫。「調」,用現代的話來說,是「調和、調整」。調整什麼?總的來說,調整一切分別執著。我們不能隨順眾生,就是因為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。能夠把這些東西統統都放下,我們的身心調整了,與性德圓滿的相應。性德像水一樣,它能夠隨著地形,它沒有一個執著,地形彎它就彎著流,地形直就直著流,它決定不固執「我一定要這麼走法」,不會的。能這樣調適自己的身心,他就得大自在。跟一切眾生相處,順境很好,逆境也很好,什麼都好,這樣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,與自己絲毫都沒有妨礙,自己的心永遠是寂然不動。

我們跟一切眾生往來,自己心動搖了,這就大錯誤!如何能做到心寂靜不動?心裡頭就像《壇經》裡所說的「本來無一物」。它「無一物」,當然就不動。我們現在心裡是有物,不止一物,拉拉雜雜的無量無邊,所以心是動的,不是寂靜的。動是妄心,寂是真心。為什麼宗門強調修定?不但是宗門,大、小乘佛法,顯教、密教,宗門、教下,無量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,也就是說,方法、手段不一樣,它的目標都是禪定。我們淨土宗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修禪定,「一心不亂」就是禪定。如果這個法門與戒定慧不相應,這就肯定不是佛法。所以我們要揀別它是不是佛法,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方法:它與戒定慧相不相應?相應是佛法、是正法,不相應不是佛法,是邪法。不管哪一個宗派,不管哪一個法門,沒有例外的。所以心要寂靜,心裡頭不能有一物。

佛如是說,中國古聖先賢亦如是說。古大德講:「無為而無所不為,無所不為而無為。」「無為」是寂靜、寂然,「無所不為」是調順,你們諸位想想,是不是這個意思?所以無為是自受用,無所不為是他受用;無為是不變,無所不為是隨緣。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,《楞嚴經》上講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這是無所不為。雖然無所不為,他的心確確實實常住在無為,《楞嚴》上講「常住真心」,他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,應化在世間還是用真心沒有用妄心,這是佛菩薩再來,佛菩薩應化,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。

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我們是初學,我們是凡夫,就用通途這個方法,我們這個心要定在正助法中。什麼是「正法」?淨宗法門,我們今天所依據的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》,這兩部經都是主張「持名念佛」。《十六觀經》裡面就不一樣了,它裡面所講的有「觀想念佛」、有「觀像念佛」、有「持名念佛」,它說了很多讓我們選擇,不像這兩部經,它肯定教導我們就是持名念佛。那我就知道,持名念佛是正法,我們這個心要常住在這裡。什麼是「助法」?斷惡修善,這是助法。助法非常之多,我們也要抓到它的綱領。印光大師教我們用《了凡四訓》、用《感應篇》做為助修,從《了凡四訓》裡面醒悟過來,真正相信因果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善因決定有善果,惡因決定有惡報,所以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!

我們深明這個大道理,信心就堅定了。順境,絕不起一念貪愛之心;要知道貪愛是煩惱,煩惱就是障礙,障礙你開悟,障礙你往生。逆境裡面決定不生瞋恚,生瞋恚是造業,是嚴重的錯誤;逆境要像諸佛菩薩一樣逆來順受,「我受得很歡喜,甘心情願」,這樣子業障消了。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順境、逆境都是自己的好增上緣。你有智慧,你能夠辨別,你知道怎樣運用,佛家所講的「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」,我們才體會得到。你會,那真的;你不會,日日是惡日,時時是惡時。惡是什麼?造業。好日是什麼?積功累德。

由此可知,外面境界有沒有善惡?沒有!好惡完全在自己的心。你以善心看一切法,一切法都善,世間沒有一個不是善人;你以惡心去看,諸佛菩薩都是惡人。這才說「境隨心轉」。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?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勉勵我們用「真心」,真心是純善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個善,諸位要曉得,這是純善,不是善惡的善;善惡是相對的,不是真善。這是真善,裡頭沒有善惡,惡也是善。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要在這個地方修學,這都是屬於性德,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來的。佛菩薩證得,我們迷失。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,幫助我們,讓我們從迷失裡頭再把它找回來,如此而已。

所以,心決定要安住在正助二法當中。二六時中,這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失掉,佛家講「失念」,不可以失念,念茲在茲。我們這一生當中只有一個願望:求生淨土,親近彌陀;只有這麼一個願望,有願必成。助修,我們這個身體現在還沒去,還住在這個世間,每天要跟許多人事物接觸,要用什麼樣的心態?完全依靠經典的教誨。善導大師講得好:「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認真努力去做;佛教我們不可做的,我們決定不要去犯。」

從哪裡做起?從十善業道做起,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」,從這裡做起,這十句很容易記得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常常想到,跟佛的教誨對一對,遠離十惡,勤修十善,念念都在十善當中,這是助道。為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都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都是修十善業的。我們佛念得再好,如果沒有十善業,那個地方去不了。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,那個地方大眾不能容納;不是大眾不容,是自己沒有辦法跟他相應。

由此可知,念佛得修善,不修善不行。我們每天反省檢點,就用這個做標準。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,「不殺生」這一條有沒有做到?有沒有傷害小動物?有沒有損傷他人的念頭?不但是行為上沒有,念頭上都沒有,念頭是念念愛護眾生。今年我們特別提出「愛的教育」,念念愛護眾生,決定不能有一念傷害眾生。別人傷害我,可以。為什麼?他不學佛,他還在迷。我學佛,我已經覺悟了,我不再迷了,縱然別人傷害我,我也不能有絲毫報復的念頭。我有這個念頭,依舊要搞輪迴,只有輪迴裡面才有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,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不能夠生。

不要說對人,對一隻螞蟻、對一隻蚊蟲都不可以,牠也是一條命,牠也是一個眾生,造作罪業比我們重,投胎投到這些動物。殺一隻螞蟻跟殺一個人沒有兩樣,在佛法裡面講,完全相同。對於這些小動物的騷擾,不可以有厭惡心,要知道,牠今天來騷擾我,我們過去也騷擾牠,冤冤相報,理所當然。怎麼改進?用真誠心跟牠溝通,誠就靈了;真誠心跟牠溝通,真誠心是一個妄念都沒有,跟牠溝通,我們跟牠說話,牠懂。人真正在行道,小動物都會感動,牠也會護法,牠就不來干擾你了。我們各人有各人生活的空間,我們幫助牠,牠也幫助我們。不但這些小動物,連我們居住附近的花草樹木統統都護法,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共存共榮。花草長得特別茂盛,讓我們接觸到的時候心開意解,看到這些花草好像它都在笑,我們心境多舒暢!

如果我們不修善,天天在造惡,小動物騷擾的很多。你看那個花草樹木,你仔細去看,它都好像有很不高興的意思,很不耐煩的樣子,能看得出來!有同修告訴我,他們到這裡來看到館長的照片,他說:「館長照片這麼嚴肅。」有些人看到:「館長照片笑瞇瞇的。」有些人看到館長照片:「一臉不高興的樣子。」真的,這個道場大家如理如法的修行,館長那個照片笑瞇瞇的;如果我們這個道場所做的不如法,她的相貌就像生氣的樣子。同樣的一張照片,你仔細去觀察,確實不一樣,感應道交不可思議!我們細心就能夠體會到了。如果你心地清淨,那就更清楚、更明白了。

所以用清淨、用平等、用真誠來調心,處事待人接物自自然然就能與一切眾生調和。調和到極處,「生佛不二」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本來一體。這個「一體」是什麼?一體是真性。諸位要曉得,佛家講「真性」、講「自性」是一個,虛空法界都是這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。見性之後,通了,所有一切障礙都沒有了,一切眾生起心動念,自己清清楚楚。為什麼?他性跟我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,怎麼會不知道?就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一樣,蚊蟲在手上叮一叮,我們全身都知道,在腳上叮一下、爬一下,我們全身也知道。為什麼?一體,不是局部,是全體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知道明心見性的人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極樂世界的人,天眼洞視,天耳徹聽,他心遍知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們現在迷了,迷是什麼?迷就是麻木了。麻木不仁,蚊子叮都不知道,麻木了。這一塊麻木了,那一塊並沒有麻木,麻木是暫時的,它會恢復的。所以覺悟就恢復了,迷了就麻木了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

此地五根裡頭,我們講過信、進、念、定,末後一個是慧。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,它有次序,就像五層樓一樣,它有次序,它不能顛倒的。所以這個定跟世間人所講的定不一樣,它必須要具足前面的條件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