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10-04

卷111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第一百十一集 (20001227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三行:

【神足莊嚴故,恆令身心輕安快樂。】

這一句是說我們將十善業落實在「四如意足」,四如意足也叫做「四神足」。我們從這兩個名稱仔細去觀察,「神」、「如意」,它還有個名字,就是「放下」。中國古時候達官貴人,手上拿的是個「如意」,跟佛講的這一科意思完全相同。怎樣才能如意?「如意」的頭是回過來的,「回首如意」,我們佛家講「回頭是岸」,回頭就如意了。無論你在社會上有多麼高的地位,有多麼大的權勢,有多麼多的財富,你要知道回頭,回頭就如意了。

佛法裡面講「看破、放下」,「四念處」是看破,「四神足」是放下;足是滿足,真正達到究竟圓滿了。這裡面有四條,佛教我們學習的。第一個是「欲」,欲是欲望。我們人種種希求、種種仰慕,這是一切眾生都有的,如果不能把這些放下,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;放下之後,你就得大自在。這個道理很深、很廣。放下我們的欲望。今天現在這個世界一般人的觀念認為,這個世界不斷在進步,是什麼力量推動?欲望;欲望在推動這個世界,使這個世界天天在進步。進步到最後怎麼樣?世界毀滅,同歸於盡。所以你想想,佛教給我們放下,教我們回頭,有沒有道理?人一生在拚命追求欲望,這個人可憐,一生得不到休息。他能得到的那些享受,那個享受實實在在冷靜去思惟,得不償失。你付出了多大的代價!你身心有多大的壓力!這是錯誤的。

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用美國人跟中國人比較。美國人物質生活確實比中國人好得太多,他們有自己很舒適的居住環境,出門都有汽車代步,每一個家庭都有庭院、都有花園,家裡面的生活全都是電氣化的設備。我們中國人看到很羨慕:「人家的生活是好,我們是不如他。」我好像是在八幾年第一次陪韓館長回到祖國,到大連。他們的鄉親父老問起美國的生活,那個時候我們住在美國,個個都投以羨慕的眼光。可是我告訴他們,我是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,我說:「美國人的生活不如你們!」

他們都非常驚訝,他們問:「為什麼?我們出門騎腳踏車,住的房子破破爛爛,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能跟美國人比。」我說:「請問諸位」,那個時候在座大概有二、三十個人,「你們哪一個人是負債過日子的?」大家彼此看一看,一個都沒有。「了不起!美國人的生活統統是賒帳賒來的。你們沒有負債,他們負債。從生下來就負債,到死都還不清。」我們學佛的人知道,來生還還債。他的精神壓力多大!每天拚命工作,為什麼工作?還債。買房子、買車、家庭用具,都是向銀行貸款;銀行借給你錢,保險公司貸款,全是借來的錢,月月要還。

所以你不要看美國人的待遇還不錯,普通待遇大概一個月可以有三千塊錢收入,我們聽到:「這是很了不起」;普通收入,納稅三分之一,還債三分之一還要多一點,三千塊錢實際上自己可以用的,大概只有七、八百塊錢。如果工作沒有了,你什麼都完了。為什麼?銀行來逼債,保險公司來逼債,拍賣你的房子,拍賣你的車子,拍賣你家裡電器、家具,還債!所以工作沒有了,就一無所有,他們過這個日子。中國人雖然辛苦一點,不負債!每天放工之後,我都看到幾個人在自己家門口,他沒有院子,在門口擺一個小桌子,在那裡吃花生米、喝老酒,優遊自在,這種心情外國人沒有,他們哪有這種享受!你要曉得,真正的快樂是放下欲望。

釋迦牟尼佛是怎樣教導我們的?佛跟我們說的,他自己真做到,他不是只說不做。他可以過富裕的生活,他是王子出身,他可以繼承王位,何必要出家?又何必要每天日中一食,三衣一缽,樹下一宿,為什麼過這個日子?告訴我們:這個日子是最幸福、最美滿、最快樂的生活。心裡面一絲毫負擔沒有,身也一絲毫負擔沒有,心地清淨,全身放鬆,一絲毫緊張都沒有,這叫「神足」,這叫「如意」。如意就能生神通,所以叫「如意通」。

什麼叫「神通」?實在講,神通是我們的本能。我們的本能為什麼不能現前?因為心太緊張了,身太緊張了,這一緊張,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統統透不出來。如果心裡頭沒有事,身心放鬆,你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。所以神通不是從外頭得來的,是自性裡頭本具的。大乘經上常講,我們的心性跟諸佛如來的心性無二無別;心性本具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,不是從外面來的。

人何必要貪求這些欲望?天天增長貪瞋痴,付出那麼大的代價,你享受什麼?每天天一亮就出去工作,到晚上才回來,你享受什麼?試問問:享受什麼?住這麼大的房子,這麼大的庭院,要整理,整理沒有時間。美國他們的工作,工作是五天,兩天休假。星期六、星期天休假,休假幹什麼?休假那一天整理家裡環境,沒得休息,住的房子愈大愈辛苦。請不起工人。美國請工人是論小時的,一個鐘點多少錢。比較好的工人,一個小時十塊錢;差一點的工人,沒有什麼技術的,一個小時至少是五塊錢。他給你工作八個小時,那就要四十塊到八十塊。他不是給你做一個月、給你做幾個月,不是的,他給你做幾個小時的。

所以多半我們中國人在美國不會請工人的,都是自己親自去做,休假那一天比什麼都累,何苦來?我看了一看搖頭,我絕不幹這個傻事!一個人有一個房間就夠了,清潔打掃很容易,十幾分鐘就搞乾淨了。所以我說那不是人住房子,是房子住人,人是房子的奴隸。這都是想不通、看不破,才幹這種傻事;看不破、放不下。一生過了,不知道為什麼來的,日子不知道怎麼過,你說這個多可憐!多麼可悲!

佛教我們,我們要求什麼?我們要求覺悟,這是真的。諸佛菩薩念念當中求覺悟,求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們決定不求名聞利養,決定不求五欲六塵的享受,生活往往過最低水平的生活。最低水平的生活,殊不知是人生最幸福、最美滿、最究竟的生活,這個道理沒有人懂!今天說起來,也沒有人相信。可是要深深去思惟,冷靜去觀察,你才能看到,世間所有一切都是累贅。到最後你想到,連這個身體都是個累贅。身外之物愈多,你的負擔愈重,你的日子過得愈辛苦。想想佛菩薩、祖師他們所示現的,仔細去想想,冷靜去觀察,我們就覺悟了,就明瞭了。

什麼都要放下,一心只求正覺,一生為別人不為自己,這是最快樂的人。中國先賢常講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我們念小學的時候,老師常常這樣告訴我們,現在我們自己體會到了,助人是真快樂,幫助別人是真快樂。自己貪圖一切的名利、五欲六塵的享受,那是真正痛苦。苦樂沒有一定標準,什麼是真正的苦?什麼是真正的樂?懂得的人不多。真正懂得,通達明瞭,才曉得佛在經上常常說的「離苦得樂」,這個精義我們才能體會到。

我們現前在修學佛法,有許多必須要的東西,我們還是要蒐集,拿來做參考。在物質生活上,我們一定要滿足。為了教化眾生,有許多權巧方便,不能不懂,佛教我們的「四攝法」,我們在前面講過,四攝法是接引眾生的原理原則,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的。雖然今天我們擁有一些或是物質、或是精神上的受用,形相上有,心理上不能有。形相上有是做什麼用的?是接引眾生的。如果我們今天學佛的人,個個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,天天到外面乞食,一無所有,世間沒有一個人敢學佛。一看到,「學佛還得了!你看,可憐到這個樣子,天天上街討飯。算了!不要學它了。」所以為了接引眾生,我們也要把自己包裝好,讓世間眾生看到生歡喜心。但是這個包裝,你自己可不能被包裝迷了,那就完了!自己要覺悟,這個外表包裝是給別人看的,絕對不是自受用。自己心地清淨,一無所有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才會如意,這才叫「神足」。

《華嚴經》裡面善財童子,那就是教化眾生的好榜樣,特別是接引末法時代的眾生。末法跟正法時期社會狀況不一樣。從前的社會是保守的,世間人對於勤苦的生活,沒有不讚歎的、沒有不歡喜的;現在這個世間人的價值觀、觀念完全相反,你生活過得很貧賤,沒有人瞧得起你。佛法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一定要觀機。那個時代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教化眾生,現在這個時代應該用什麼方法教化眾生,我們要明瞭。從前人喜歡讀書,提供書本,那真的是歡喜心,如獲至寶。現在送他書,他不要了。為什麼?他不想看。現在送電視他要,他很歡喜,我們如何把佛法變成電視送給他。要懂得契機、契理,佛常說!契機不契理是魔說,契理不契機是閒言語,閒話,白說了。

所以必須要理機雙契,我們怎樣學習這一條,就應該要懂得。我們今天的希求,眼前的,是希求世界和平,是希求社會安定,這是第一個條件。如果這個世界不和平,社會不安定,什麼都不能談,誰有心思來學道?這個目標決定要教學才能夠達到,聖賢的教育。而聖賢教育現在大家都把它忘光了,不但忘光,提起來都反對,認為這是古老的東西,我們是現代人,那個東西應當拋棄。這樣的錯覺,在一切大眾心目當中生了根,你就想這個事情多難!

今天我們要想幫助眾生,先要從自己做起。我們天天說,說了不做沒用處,誰相信?說到要做到。佛跟我們講布施,我們真的施捨;佛教我們持戒,我們真守法;佛教我們忍辱,我們什麼都要忍。教我們怎麼做,我們很認真努力去做,學一條就做一條,做到了再跟人說,別人才能相信。我們自己的力量非常薄弱,眾生的業力這麼大,我們怎麼能轉得過來?轉不過來也要轉,能轉幾分算幾分,決定不氣餒,決定不能放棄。

我們不能影響別人,是我們的心不誠,我們的行做得不夠好;果然是真心誠意,如理如法去修學,盡量去做好。為什麼要這樣做?決不為自己,為眾生,這是接引眾生的前方便。所以一定要「離欲」,然後才成就性德裡頭的欲望;那個欲望是自在美滿,這是一般凡夫很難理解的。所以「四神足」擺在第三條,擺在斷惡修善之後,你才會真正發現到,價值觀凡夫跟聖人不同。聖人的價值觀是真實的,凡夫的價值觀是虛妄的。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斷惡修善,佛雖然跟你講,你也沒有辦法體會。必須通過斷惡修善,你才能體會得到佛菩薩如何自在,他們是怎樣的美滿,才能體會得到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 

卷112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二集
(2000年12月28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三行:

【神足莊嚴故,恆令身心輕安快樂。】

「四神足」,昨天跟諸位講了第一個「欲」;第二個叫「念」,第三個是「進」,第四個是「慧」。這些名詞在經論裡面用得非常廣泛,它應用的處所不一樣,意思就不相同。這個地方是講『神足』,神足也叫「思惟」,也叫「如意」。比較容易理解的,「如意」好懂,我們講「稱心如意」。欲望能稱心如意,意思上面說過了。

今天跟諸位介紹第二條「念」,在經論的註解裡面叫「一心正住」,這是「念如意足」。從這個說法,我們念佛的人立刻就能體會到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。一心不亂,念就如意了,念就自在了。「一心」是真心,確實這才能稱得上「正住」。一部《金剛經》,須菩提向世尊請教的,就是心要安住在哪裡;中心的問題是在此地,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。安住不妥當,你就不如意、就不自在,那稱之為「邪住」,不叫做「正住」。正住是一心,就是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、「心不顛倒」,這是正住。

我們要怎樣契入這個境界?淨宗法門妙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老實念,你就能契入這個境界。諸位要記住,「老實念」,關鍵在老實。我們念佛念了很久,沒有得到一心正住,是什麼原因?我們不老實。怎麼叫不老實?念佛裡面有疑惑,這就是不老實;念佛裡頭有夾雜,就更不老實;還有間斷,所以修了這麼久,功夫不得力。大勢至菩薩在《圓通章》裡面教給我們念佛,綱領是八個字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「都攝六根」是一心,「淨念相繼」是正住,那個「住」是佛住,菩薩也是住在「佛住」。通常我們說菩薩住六度,聲聞住四諦,緣覺住十二因緣,這個「住」是講存心,存的是什麼心。天人住十善、四無量心,慈悲喜捨。只有三途的眾生,他那個心住在貪瞋痴裡頭;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,是三途眾生。

所以,我們自己如果起心動念也落在自私自利,也落在貪瞋痴慢,天天搞是非人我,我們自己一定要清楚,前途是什麼?前途是三惡道。你走的路,走的是地獄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。這個世間很短暫,一百年光陰,一彈指就過去了。你到哪裡去?到惡道去。誰教你到惡道去?你自作自受,沒有任何一個人干涉你,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左右你。你作佛、你下地獄,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,什麼人都幫不上忙,什麼人也障礙不了,佛菩薩對你也無能為力,這個一定要懂得。

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、對眾生的加持是教學,教導我們。我們能接受教學,能夠領悟,能夠改過自新,「回頭是岸」;從哪裡回頭?從六道回頭,從十法界回頭,我們向一真法界,這叫回頭是岸。六道、十法界是什麼?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「回頭」就是我們要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捨掉,要捨掉六道!六道最重要的業因就是「見思煩惱」,見思煩惱造成六道輪迴。「見惑」歸納五大類: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五種錯誤的想法;「思惑」: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這五種,五大類。你把見思煩惱總共十大類統統放下了,統統捨掉了,從這裡回頭,這一回頭就是十善業道。

所以,如果對於「見思煩惱」不能夠理解,這些名相很繁瑣,也不太好懂,你就記住最簡單的「十善業」。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。從殺、盜、淫回頭,不殺生,不偷盜,不淫欲。從妄語、兩舌、惡口回頭,我們一生不打妄語,不自欺欺人,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,你就真的回過頭來了。「回頭」,回頭是佛菩薩,就不再作凡夫,我們要去作佛、作菩薩了。意三就是貪、瞋、痴。從貪、瞋、痴回過頭來,不貪,不瞋,不痴。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貪,出世間法也不貪,你的念怎麼會不清淨?這個時候才「一心正住」,對待一切眾生,就跟諸佛菩薩一樣,自己決定是一心正住。教化眾生,他是菩薩種性,用「六度」教他;他是聲聞種性,用「四諦」教他;他是天人種性,用「十善、四無量心」教他,這是教化眾生的方便。與自己一心正住有沒有妨礙?決定沒有妨礙,這樣才成就無量無邊真實功德。

我們的心究竟安住在哪裡?《金剛經》上佛教人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「無所住」就是正住,「無所住」是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難!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。我們凡夫做不到,怎麼辦?佛這才為我們說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這是方便。諸位要知道,所有的佛法全是方便法,真實法說不出來的,能說得出來的,全是方便法。所以佛在經上才告訴我們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佛能說得出來的,佛能表現出來的,全是方便法。聰明人從方便裡面悟入真實,這就是佛的教學真諦,從方便悟入真實。沒有方便,對我們來講,我們就無從下手,所以方便法要用,不能執著。經上舉的比喻很好,像過河,我們要用船,船是方便法,過了河之後,船就不要了。還能背個船上岸嗎?佛法就像船一樣,我們可以用它,不能執著它,執著它就錯了,你就被它害了,這才說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必須教心地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

禪宗六祖能大師說得很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。「本來無一物」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應無所住」;「而生其心」,是生度化眾生的心。「無住」跟「生心」是一不是二。我們今天很困難,我們生心就不能無住了,心就有住,要無住就不能生心了,總是搞得兩邊合不攏,這是凡夫。諸佛菩薩生心跟無住是一不是二,生心就是無住,無住就是生心。大家慢慢從這裡面去體會,然後你才能夠領略一點圓教的思想、圓教的義趣。

空、有是同時的,這是大乘教裡頭常說的「不二法門」。所以歐陽竟無說:「佛法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學,佛法就是佛法,世間任何一法不能夠媲美的。」什麼原因?世法是從意識裡生的,佛法是從真性裡頭流露出來的,不同在這裡。我們怎樣能契入境界?要用一心。起個念頭就是二心。可是這個地方要記住,我們一般人起念是妄想,不起念是無明,都不是一心;凡夫不是落在妄想這一邊,就是落在無明這一邊。

真心到底是什麼樣子?大乘佛法裡有個名相,叫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照同時」。「寂」就是無住,「照」就是生心,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」就是「無住生心,生心無住」。我們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要盡心盡力,認真努力去做,做的時候、做了以後,心地清淨、一塵不染,這是「寂照雙融」的境界。凡夫做不到這個境界,凡夫做了一些好事幫助眾生,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,功德很大,居功,念念不忘,著了相,你心就不清淨。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,決定不著相,沒有執著;不但沒有執著,連分別、妄想都沒有,這才叫做「一心正住」,你的念就自在,念就如意。

「四神足」四條裡頭,這兩條最重要;前面跟我們講的「欲」,第二個講的「念」,這兩條最重要,尤其是「念」。我們實在講是非常幸運,在無量法門裡面我們遇到淨土法門,這個法門方便,這個法門是用一句佛號,教我們把心恆住佛號之中。這是不是有念?是的,是有念。用這一念止一切妄念,無論做什麼事,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。

譬如說我們修六度,六度落實在生活當中,心裡是阿彌陀佛;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學四攝法,心裡也是阿彌陀佛;我們斷十惡、修十善,心裡還是阿彌陀佛;所有一切的修學,統統歸到一句「阿彌陀佛」。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不起第二個念頭,這個人叫念佛人,這個人決定往生。不但往生,品位高!決定不生凡聖同居土。其他法門裡頭,找不到這樣的方便;修學其他法門沒有那麼容易成就,這個法門容易。念念抓住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命根,只有阿彌陀佛是真實,其他一切都虛妄,這才叫「老實念佛」,比什麼都重要!

我們一心就住在「阿彌陀佛」上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沒有間斷。日常生活當中,依著經典的教導。我們今天歸納五個科目,日常生活決定不違背這五科。第一個科目「淨業三福」,第二個科目「六和敬」,要真幹!別人跟我不和,我跟他要和,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。他跟我不和,他要走六道,我要跟他和,我走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。我能幫他,我盡量幫他,實在幫不了,也不能受他的牽累,他墮三途,我不能跟他去。

所以,自己應當要曉得,他拚命往三途鑽,拉都拉不回來,「算了!不拉他,讓他去吧!」這不是不慈悲,不讓他去,自己就被他拉進去了。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放手,等他什麼時候回頭了,再去度他。幫助一個人絕對不是在一生一世,生生世世!什麼時候他想回頭,那個時候你去幫他,機緣成熟;不想回頭的時候,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這也是經上佛常常說的,先度自己,自己不能得度,要想度別人無有是處。

第三個科目「三學」,戒、定、慧三學。三學,《無量壽經》上幾句話講得非常具體:「善護三業」,戒學;「觀法如化」,慧學;「三昧常寂」,定學。這個開示非常精彩!下面一個科目,「六波羅蜜」。最後一個科目,「普賢菩薩十願」。我們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遵守這五個科目,這是菩薩道。別人不走,我走!我知道這是菩薩大道,我們要把心住在這個道上,這是利他,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是自利,自利跟利他是同時的。自利就是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,念念不捨「阿彌陀佛」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 

2006-10-03

卷113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三集  
(2000
11月日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三行:

【神足莊嚴故,恆令身心輕安快樂。】

這個句子它是省略的,要完整的念,這個文在第十四面,十四面倒數第三行,「龍王,舉要言之,行十善道」,再接這文就全了。「行十善道,神足莊嚴故,恆令身心輕安快樂。」「四神足」給諸位介紹了前面兩條,今天我們看第三條,從第三條講起。第三是「進」,進就是精進;第四條是「慧」,是智慧。「神足」這個意思就是「如意」。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常常祝福大家「事事如意」,「四神足」就是「事事如意」的意思。要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如意?前面把要領跟諸位說過,放下就如意了。放下,要記住,不是在事相上放下。事相上,實在講沒有障礙。佛在《華嚴》上告訴我們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是事實真相。障礙發生在哪裡?障礙都是發生在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就沒有不自在的。

中國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: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。」這兩句話非常重要。也許有人問:「假如我不跟人爭,在這個世間一無所求,活得有什麼意思?」似乎人活在世間就要爭、就要求,這是西洋人的想法;這個想法,實在講誤導眾生,造成這個世間無量的災難,天災人禍就是因為人爭、求,感來的苦報。聖人教導我們是非常有道理,為什麼?如果爭、求,要真正能得到,那是好事情,應該去爭,應該去求。怎麼爭、怎麼求,也得不到,你何必去爭?何必去求?

為什麼得不到?你命裡頭沒有。諸位要知道,我們這一生當中怎麼去爭、怎麼去求,都是緣。有緣沒有因,你們看看這個世間人,哪個不爭,哪個不求?幾個人求到,幾個人爭到?絕對不是說一百個人爭,一百個人都得到,一百個人求,一百個人也都得到,這個爭跟求有意義,值得提倡的。一百個人爭,得到的可能只有一、兩個;一百個人求,能求得的可能也只有一、兩個。我們就說這是或然率,這不是真實的。

佛教給我們,「因」是過去生中種的。你求財富,你命裡頭有財,命裡頭有多少財,也是一定的,你想多得一點,得不到,你想少要一點,也不可能,該得多少,到時候自然現前;而且得到的還有時節因緣,有人年輕的時候發達,有人中年發達,有人晚年發達,時節因緣各個人不一樣。所以古德說了兩句話,「君子樂得作君子,小人冤枉作小人。」都是講事實真相。

而在佛門裡面,佛家常講: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。」你們看看《了凡四訓》,雲谷禪師對袁了凡先生的一番開示,那是聖人之道。何以說「有求必應」?因為佛懂得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你想求,如理如法的求,就一定能得到。「我想得個瓜」,你不去種瓜,天天在那裡禱告、求,天上會掉個瓜給你吃?哪有這種道理?這不可能的事情!佛怎麼教你求?你想得瓜,教你種瓜,你才能得到。你要求財富,佛說財富的因是什麼?財富的因是財布施,你才會得財富。

這一世當中,我們看到有很多擁有億萬財富的人,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?過去生中財布施的因,他布施得多,他布施得大,這個大是心量大,他布施得歡喜,他布施得自在,這一生發財好像不操心,自自然然財源就滾滾而來,就這麼回事情。過去生中沒有種因,這一生想盡方法也得不到,無論用什麼手段都是枉然,只是造罪業而已。聰明智慧是果報,法布施是因;健康長壽是果報,無畏布施是因。你要懂得這個道理,你就會自在了,就會如意了。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、不正當的方法統統捨棄掉,規規矩矩、如理如法的去求,種善因一定得善果,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。

今天講「進」,進是精進,不斷的在進步。進步就自在;退步就懊喪,就起煩惱,進步就快樂。什麼地方求進步?給諸位說,真精進是心地的清淨平等慈悲,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求進步。再告訴你,物質的受用、精神的受用不必要求,自自然然都在其中。這就是佛家常說的,「功德」裡面有福德,「福德」裡頭沒有功德。有功德,哪有沒有福德的道理?所以佛菩薩教我們修積功德。「功」,就是講做功夫。什麼是功夫?放下是功夫。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一切的不善,這是「功」;你所得到的智慧、德能、受用,那是「德」。你修「功」,然後你自然就有「德」;不修「功」,妄想求「德」是決定求不到的,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求進步,特別要留意到的,那個進步叫「精進」,著重在「精」,精是純而不雜。我們是初學,初學是非常非常重要,如果不從精進,你決定不能成就。我們在經上看到,法身大士他們的確廣學多聞了。《華嚴經》上我們看到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裡面是專精,那是初學,一門深入。一門深入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廣學多聞?到戒定慧三學完成,智慧開了,智慧開了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這是圓教初住菩薩,這個時候五十三參,廣學多聞。這明白的教給我們,沒有到破一品無明的程度,沒有資格參學,沒有資格廣學多聞。

四弘誓願裡面說得多清楚,頭一條教你發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第二條教你斷煩惱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那個煩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。無明煩惱也要破幾分,才能進入第三個階段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擺得這麼清楚,我們不相信,我們一開頭就要廣學多聞,顛倒了。所以用盡了心思,用盡了精力,到後來一事無成,這是不聽佛陀的教誨。最後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善財參訪普賢菩薩,最後一參參訪普賢菩薩,那個佛道怎麼成的?普賢菩薩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,無上佛道成就了。這麼清楚、這麼明白擺在我們眼前,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,你說多可惜!所以要知道精進無間,我們才得自在。

這四條裡面都得神通,所以「神足」也是「神通」。這四條是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。神通從哪裡來?自性起用。後一條「慧」,慧是自性般若智慧起用,心不散亂了,實在就是《彌陀經》上所講的,「一心不亂」、「心不顛倒」。四神足裡頭「慧」就是「心不顛倒」,四神足裡面的「念」就是「一心不亂」,這樣才得大自在,這樣才能夠事事如意。因為這四條能發神通,所以叫「神足」。「足」是表「圓滿」的意思。我們知道這個道理,曉得怎樣修法。

凡夫修行最大的障礙,是我、法二執。我執造成了煩惱障,法執造成了所知障,兩種障礙是這麼來的。所以佛教人,頭一個要把「我」這個執著捨掉,捨掉這個執著,你才能找到真正的「我」。這個「我」是佛經上講的「常樂我淨」,這個「我」你才能找到,這是真正的自己,禪宗裡面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你才能找到。如果你執著這個身是我,那個真的我,你永遠找不到。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,剎那生滅,捨了假的,真的就現前了。一切大乘經教教我們這樁事情,所以能夠依教修行修四神足,經上告訴我們,『恆令身心輕安快樂』,這是受用。

我們希望我們生活得很快樂,「輕安」是佛法修學最初證得的境界,身心安樂,永離煩惱了。我們凡夫身體粗重,什麼原因?煩惱太多了,習氣太重,得不到輕安。當我們自己修學功夫得力的時候,輕安的境界會現前,但是時間很短,不能保持。我相信有許多同學都有這個經驗,特別是在念佛的時候、誦經的時候,偶爾會短暫的感覺得身心清涼自在。如何能永遠保持?那就是功夫。有人在念佛的時候告訴我,他突然感覺他身體沒有了,非常舒適,有人感覺得身體好像上半身有、下半身沒有了,這都是輕安的境界。

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這個時候沒有妄念,就是說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。可是剎那之間他妄想分別執著又起來了,起來了,這個境界就沒有了。這雖是很短暫,給我們證明佛講的這個境界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個境界是真實受用,人常住在這個境界裡面,頭腦是清醒的,對於世間這一切眾生、這一切現象它的變化,你就會看得很清楚,看得很明白,所謂是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這種能力我們就叫它做「神通」。我們為什麼看不清楚?我們在迷。他為什麼能看得清楚?他在覺,他不迷。所以這些覺悟的人,幫助我們迷惑顛倒的人,教導我們一定要求覺悟,求覺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不依靠別人,靠自己。不需要常常求別人指點,自己比什麼都清楚,這個多好!

那要怎樣?一定修「四念處」,四念處看破,純粹是智慧;修「四正勤」,斷惡修善;修「四如意足」,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然後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欲自在、念自在、進自在、慧自在,這個大自在確確實實是可以證得的。什麼時候證得?完全在個人。精進!你真精進,你就早一天得到;你要是懈怠,你就晚一天得到。這個「晚一天」,這一天的時間很長,可能是來世,可能是後世,可能是無量劫之後。你要不精進就會墮落,一定要精進不懈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講完了這一段。

 

卷114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四集
(2000年12月30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

千禧講話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今天是我們這一個大世紀交替的日子,再過兩天二十一世紀開始了,這個緣分非常的希有難逢,我們非常的幸運,在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。而這麼多同學,從海外各個地方組團到新加坡來,參加這個節日的聚會,意義尤其是不尋常。

我們綜觀這個世界,每一個人都明顯的感觸到世間的災難,天災人禍頻率加多了,災害也一次比一次嚴重。我記得在六、七年前,臺灣有一位老法師曾經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,他說:「這個世間災難會發現,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,一批一批的人這樣死去。」在這幾年當中,確實如他所說的,我們在報章資訊裡面常常看到。為什麼科技的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,社會會如此的不安定、如此的不和諧,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?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,不但是值得,而且是必須要深思。

特別是最近這兩、三年來,全世界青少年犯罪率不斷向上提升,我們看到這個數字,怵目驚心。世界上其他的地區沒有報導,美國有數字的報導,每天青少年犯罪率人數超過六千萬人。每天!這還得了嗎?美國的人口只有三億人,這個數字太可怕了!我們相信世界上許多國家地區,它沒有統計的數字發表,我相信那個犯罪率不會在美國之下,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。難怪西方古老的預言、宗教經典裡面所記載的,兩千年會發現世界末日。我們看看這些現象,這個現象就是徵兆,我們講的預兆,預兆不好!

所以我在最近這兩年來講經,也常常提到這個問題。而問題的根源,是我們把古聖先賢、祖宗的教誨疏忽了,把它忘記了,甚至於把它揚棄了,才造成今天的不善的果報。我所看到的,我最擔憂的,這是一般人還沒有這個警覺,我看到的是什麼?離婚率太高,這是個可怕的事情。社會的安定,世界的和平,是建立在幸福的家庭,如果家庭破碎了,這個世界會有大災難。很少人懂得這個道理,這個道理是古聖先賢常常說的。

所以家庭能夠好合,「家和萬事興」。那個「萬事興」包括社會,包括國家,包括世界。家要和,世界哪有不太平的?社會哪有不安定的?為什麼家庭會破碎?我們要去研究這個原因。很明顯的,倫理道德的教育沒有人講了。今天年輕人,男女的結合是感情衝動,它支持不久。我還聽了,在美國有個笑話,上午結婚下午就離婚了。這成什麼話!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。

我們再看看宗教教育,世間無論哪一個宗教的經典,沒有不重視家庭教育的。基督教的《新舊約》,伊斯蘭教的《古蘭經》,你們諸位去看看。宗教都是好的,宗教都是和平的,宗教都是愛人、愛眾生的。如果宗教的信徒不去深入經典,了解經典,落實經典裡面的教誨,這個宗教就是迷信的。宗教本身不迷信,信仰宗教的人迷信。宗教本質是好的,真正是救度一切眾生的,我們要明瞭這個道理。

如何幫助這些迷信轉變成正信?如何幫助他們去明瞭教義,去落實神聖的教誨?這是我們今天在這個大世紀當中所遇到的一樁大事。這一樁大事真是千載難逢,佛法裡面常講,無量劫來希有因緣。我們遇到了,遇到了擺在面前兩條路,一條路是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,另外一條路就是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這是迷悟之間。覺悟了,我們走聖賢的道路,我們走給大眾看,做一個好榜樣,這就是拯救世間,挽回劫運。第二條路隨順煩惱,揚棄祖宗聖賢的教誨,擴充自己的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,前途是阿鼻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現在擺在我們面前兩條路,我們自己要知道選擇。

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,社會風氣不良,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了。沒有相當的定力,沒有相當的智慧,要是說不迷於五欲六塵,這個人是佛菩薩再來的,決定不是凡夫,凡夫是決定免不了受影響而墮落。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?頭一個是幫助自己,天天要聽聖賢之道。從前人說:「三日不讀聖賢書,面目可憎。」那是古時候,還能支持三天。我們今天三天都支持不住,甚至於說三個小時都支持不住,你能夠三個小時不動心嗎?古時候讀書人能支持三天。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,一般弟子能夠支持半個月,所以才訂下半月誦戒,能支持半個月。現在不行了,天天要聽,天天要讀,決定不能間斷。這樣我們用個三年五載、十年八年,這個根才有一點根基;換句話說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不會被境界所轉。沒有個十年八年的根基,想不為外境所動,沒有這個道理。

今天無論在家出家的同修,要在這個地方紮根,你要是沒有根 -- 五根五力,道業決定不能成就;說個老實不客氣的話,前途決定是三途,得人身都不容易。人身要五戒十善具足,你有沒有這個本事?所以我們今天不可以自欺欺人,欺騙別人罪就很重,欺騙自己那是極重的大罪。用什麼方法來救自己?我們想來想去,還是印祖的辦法高明,畢竟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等覺菩薩給我們現代人的指示不會錯;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印祖一生的教誨,特別是教導現代人,他用這三樣東西。這三樣東西要能夠發揮力量教化全世界眾生,最好的方法是拍成電視劇,我們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做,這真正是挽救世界劫運無量無邊的功德。天下事,古人所講的「有志者事竟成」,這個事情決不是為自己,是為世間苦難眾生。印祖在當年極力提倡,目的無非是希望後繼有人,我們懂得他的意思。

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,住在倓虛老法師建的中華佛教圖書館,我在這裡面看到弘化社流通的這些經書、善書,我看到非常歡喜,因為弘化社校對非常精確,錯字很少,我們稱之為善本。我檢查版權頁裡面印的數字,發現到這三樣東西它們流通量超過三百萬冊,我當時非常驚訝。這三樣東西都不是佛經,印光大師為什麼這樣極力提倡?在那一個時代流通三百萬冊,嚇人!現在無所謂,現在印刷技術提升,速度加快,成本降低,流通三百萬冊是很平常的,那個時候流通三百萬冊的確是驚人。

所以我想了很多天,他為什麼要這樣做?他是我們淨土宗祖師,他為什麼不流通《阿彌陀經》?為什麼不流通《無量壽經》?這些經他也印,但是數量沒有那麼多。何以這三種書拚命在印?以後我們逐漸逐漸曉得,劫運!我們用佛經已經來不及,用儒家古聖先賢的教誨更來不及了。救急,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的確有效。臺灣居士他們幾個人發心,在中國將《了凡四訓》拍成連續劇,可惜是只有兩集,時間太短,沒有能夠充分的發揮,但是已經是難能可貴了。

我看到錄像帶,最初從馬來西亞送給我看,我看了之後,有很多人還不願意流通,說是有缺陷,希望將來重新拍攝流通。我說:「來不及了!趕快流通,以後有機會再拍。」現在這個出來了,立刻就流通,我才交代我們下面自己這個流通處大量流通。現在配的有廣東話的,有英語的,希望將來再能夠配日語的、西班牙語的,向全世界流通。兩片也有兩片的好處,為什麼?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耐心,給你太多了,他不想看,兩片可以,所以有它的好處。要多看,至少要把它看三百遍,你心裡頭才有印象,起心動念你才能提得起警覺。

我這個念頭可不可以動?我這個心能不能起?起心動念就是造業。動一個善念,你造的是善業;動一個惡念,你造的是惡業。起心動念是意業,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,要在這個地方修行。先把自己修好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,決定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不要再等來生,這才是真正聰明人,這才是跨世紀的菩薩再來。菩薩是人做的,他們能做菩薩,我們也能做菩薩,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做。凡聖在一念之間,這個念頭轉過來,為一切眾生,我修自己也為一切眾生,為一切眾生做個榜樣,我們帶頭做。

要知道世間萬事萬法都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;只有幫助別人,幫助別人斷惡修善,幫助別人轉迷為悟,這一樁事情是真的,其他全是假的。我們怎樣幫助人?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,天天都在說,要懂得運用四攝法,要落實菩薩六波羅蜜,這是佛法教學裡頭的行門、中心課題。四攝法,我講的時候也費了一些時間,頭一個要運用在家庭。家庭要學會用四攝法,夫妻好合,你家庭會興旺。應用在工作上,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四攝法用現代的話來講,就是人與人交際的方法。佛教得多麼周到!夫妻兩個人為什麼不和?不懂得四攝法。懂得四攝法,哪有不和睦的道理?佛法學了真管用。跟佛菩薩是好朋友,跟無惡不作的人也是好朋友,跟什麼人都能相處,這叫佛菩薩。決定不傷害一切眾生,成就一切眾生,幫助一切眾生。我們自己做,也是為了幫助別人,所以自己更應當努力,更應當勉勵自己。

今天我非常感謝老法師,諸位法師,諸位同修,你們從許許多多地方組團到這邊來,在這個大世紀、跨世紀的千禧年節日裡面,我是僅僅以這一點感想、以這一點修學的心得供養大家。我們共同勉勵,修菩薩道。好,謝謝大家!

 

卷115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五集 (2001年1月8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四行看起:

【五根莊嚴故,深信堅固,精勤匪懈,常無迷忘,寂然調順,斷諸煩惱。】

這一段是說,如果我們將十善業道落實在五根,就能夠得到下面四句的殊勝利益。『深信堅固』,我們現在修學迫切需要的;『精勤匪懈』,也是我們嚮往的;『常無迷忘』,這是智慧現前;『寂然調順』,這是真實的功夫。果,斷一切煩惱。五根有五種。所謂根,什麼叫「根」?世尊在此地是用比喻說的,如同植物,它有根,它就能夠抽芽,它就能夠成長、開花、結果。佛說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,這五條是無上菩提的根本,如果沒有這個根,我們怎麼修都不能成就,這五條是有順序的,有先後次第的。第一個就是「信」,第二個是「精進」。沒有「信」,哪來的「進」?沒有「進」哪裡來的「念」?由此可知,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這兩句話說得有道理,說得一點都不錯。

念佛,古來祖師大德跟我們講,淨宗三個條件叫「三資糧」,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。這三個條件不具足,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也只是跟西方淨土結一個善緣,這一生決定不能往生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這三個條件,第一個就是「信」,第二個是「願」,第三個是「行」。所謂「行」就是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老實念佛。古人又說:老實念佛是正行,斷惡修善是助行,這個話講得也有道理。可是更重要的,蓮池、蕅益大師都教導我們「正助不二」、「正助雙修」,不要把助修看輕,我們才會有成就。

三資糧第一個既然是「信」,信什麼?教下一般說「信諸諦理」、「信忍樂欲」。於一切真理,這個「諦理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真理,真實的道理,你要相信。「信」下面一個叫「忍」,「忍」這個字用今天的話來說,就是「肯定」。我信了,但是還不能肯定,這個「信」不能算是根;你有信,這個信沒有根。不但要肯定,還要愛好。你相信了,你肯定了,你不喜歡它,有什麼用處?到了很喜歡了,很喜歡,要不能把它落實,還不叫做根。末後有個「欲」,欲是欲望,把它變成自己的欲望。我們今天以淨土來說,我們信阿彌陀佛,我們信極樂世界,我們信了之後,我們心裡肯定、愛好,確確實實變成自己的欲望:我一定想生極樂世界,一定希求親近阿彌陀佛,這個信才叫有根。如果沒有一個強烈的欲望想求生、想親近阿彌陀佛,你這個信沒有根,雖有信沒有根。

由此可知,古人講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我們不就明白了嗎?為什麼往生的人少?修念佛法門的人,我們知道,他都信,但是能不能肯定?不一定。舉最明顯的例子來說,我們今天修淨土,依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。在臺灣、在中國,有一些人對會集本提出質疑,於是很多念佛人信心動搖了。那就是他有「信」,他沒有「忍」,下面兩個字當然更沒有了。如果沒有別人提出異議,也許他這個「信」慢慢能夠培養成,亦能往生;這些提出異議的人,把這些人的善根破壞掉了。諸位要曉得,這些人破不了佛法,也破不了善根深厚的人,只有善根薄弱的人,被他全部破壞掉了。因為善根深厚的人他有根,他的信有根,他不會動搖,說得再有理,他也不會動搖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•上品上生章》裡頭所說的。

會集所節錄的經文,字字句句是佛說的,不是會集這個人說的。字字句句都有來源,都有根據,都是依據五種原譯本節錄下來的,哪裡有錯?假如我們對會集本真的產生懷疑了,我們可以不用這個會集本,我們採取原譯本。眾生根性不相同,所以佛度眾生不是一個法門,無量法門。佛為什麼說這麼多法門?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性。哪個法門適合我的根性?我看了能生歡喜心,我能看得懂,這個對我就有緣,就能夠契合我的根機。所以現在世間流通的《無量壽經》譯本、會集、節校總共有九個本子,九個本子都好,要記住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

會集是佛說的,即使不是佛說的,只要符合佛的法印,佛統統承認它是佛經,你看看佛的心胸多麼開闊!諸位都知道,佛經有五種人說,佛只是五種裡頭的一種,有弟子說,有仙人說,只要說得符合佛的法印。佛的法印是什麼?我們同學都知道,小乘三法印│無常、無我、涅槃,大乘一法印│實相。「實相」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他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真相,諸佛如來所說的也是宇宙人生真相,那怎麼不是佛經?佛教我們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信心是我們自性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性德,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,性德不能現前。佛菩薩來幫助我們,啟發我們,讓我們恢復性德,幫我們明心見性,於是我們才真正能夠體會、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、真理。「信根」是從這個地方生的。

凡夫之人,佛常講,上上根人煩惱輕、智慧長,對於佛所說的,他一接觸就能夠深信不疑,這是上根。另外一種下下根人也有好處,他雖然沒有智慧,他是真的過去生中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,他遇善知識教,他深信不疑,我們一般講「老實」,下下根人是指老實人,他不懷疑,他相信老師,相信老師有德行、有智慧,相信老師決定不欺騙眾生,所以對老師的話完全相信,沒有一絲毫疑惑,這種人容易成就。

我們讀書,看到書本記載過去的修行人,如果我們留意,看看眼前周邊的這些修行人,真正有成就的,修其他的法門我們接觸比較少,修淨土法門我們接觸比較多,我們看到很多往生的瑞相希有。再仔細打聽,觀察一下,這些人都是老實人,都是對於經教深信不疑,依教修行,他才會有這樣殊勝的成就。佛家常說「三轉法輪」,這些人的往生,這些人的成就,叫「作證轉」,他給我們做了證明。

最近往生的,是去年八月間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。他八月初七往生的,三個月之前他就預知時至,三個月前他在一張紙上寫了「八月初七」,寫了十幾個「八月初七」,家裡人看到,也不敢問他什麼意思。八月初七那一天往生的,三個月之前曉得。這個往生的瑞相,我們親眼看見的。他的一些冤家債主到我們居士林念佛堂,附在一個居士的身上,這個也大家都見到的。附在居士身上,說他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,他們看到老林長念佛往生,非常讚歎,不但不找麻煩,很歡喜,要求到居士林來皈依。來求皈依,要求到居士林聽經。所以居士林的二樓跟一樓裝上電視,二十四小時播放講經的錄像帶,那不是給人看的,那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要求的,日夜不間斷放給他們聽的。我們如果要不好好認真去修學淨土,真的連鬼都不如,這是最近的事實真相。

所以佛法修學能不能有成就,你成就有多大,關鍵在信心。你的信心愈堅定,你的成就愈大;如果你信心有問題,半信半疑,你在這個法門不會有成就。不僅是淨宗如此,佛法無論哪個宗派,無論哪個法門,沒有例外的,都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,所以信心比什麼都重要。而信心確確實實很難建立,這與過去生中所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有很大的關係,所以成就不是偶然的,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。過去生中有善根福德,這一生中遇到很好的機緣,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。你遇到真正善知識,對善知識的教誨深信不疑,依教奉行,真正從信,到肯定,到歡喜接受,到落實在自己生活行持當中,這個「信」才有根,根才能夠生長;這個生長是長道心,菩提心增長了。

淨宗所具有的,是「無上大菩提心」。這是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所說的,「堅定的信願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是無上大菩提心」。我們要從這個地方紮根,從這個地方認真修學。為什麼別人能信,我不能信?為什麼別人不懷疑,我懷疑?多去想想。追隨古來的祖師大德,近代的印光大師,明末清初的蓮池大師、蕅益大師,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,值得我們學習,值得我們效法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 

卷116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第一百十六集  2001年1月9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掀開《十善業道經》第十六面,經文第四行:

【五根莊嚴故,深信堅固,精勤匪懈,常無迷忘,寂然調順,斷諸煩惱。】

五根,第一個是「信」,昨天跟諸位介紹過了。第二個是「進」,精進。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覺察到,「四神足」裡頭有精進,「五根」有精進,「五力」也有精進,「七覺支」裡頭也有精進,「八正道」裡頭也有精進。由此可知,佛教裡頭任何一個名相,它在哪一個不同的地方,它就有不同的解釋,絕對不是一樣的解釋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。「根」的精進跟「力」的精進當然是不相同的,如果相同,佛何必分這麼多科目?「三十七道品」就分成七個科目,由此可知,它說法不一樣。同樣的一個道理,佛說布施說得多,持戒說得多,你也要清楚它在哪一個科目裡面,解釋不相同。你懂得這些原則原理,我們為別人講解、自己修學,就會很清楚,真正能得受用。

五根,「進根」是精進的根,照古人的說法,它是「信諸法故,倍策精進」。這個意思不難懂,對於佛所講的一切法,你真正能相信,「信根」確立了。但是這個「信」要有根,它有四個層次的。如果我們今天講信佛,在家出家的佛教徒都信佛,有沒有根?沒有根,所以這個信絕大多數是屬於「迷信」。什麼叫迷信?「佛」是什麼?「教」是什麼?「佛教」是什麼?他都沒有搞清楚。他看到佛像、菩薩像,他會拜,他也很虔誠,但他什麼都不知道,把佛菩薩當鬼神看待。他為什麼要來拜?他來祈福,希望鬼神能夠幫助他。把佛菩薩當鬼神一樣看待,佛、神、鬼不分,這就是流於迷信。

所以,過去一些大德們提倡「正信」。什麼叫正信?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個信叫正信;有理論做根據的,這就不是迷信了。正信是有別於迷信,可是那個信,正信的佛教徒他有沒有根?不見得。我們所看到的一些現象,他學得很多,學得很雜,學得很亂,可見得他沒有根。他如果有根,他會有受用。有根必定是一門深入,長時間的薰修,這叫有根,這個道理要懂。所以這個「信」要有根,他講了四個層次,是非常有道理。

第一個要「信」,第二個要「忍」。「忍」這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講,「肯定」,決定沒有懷疑。忍是沒有懷疑。有些人信,他有沒有疑惑?他有;疑沒有斷,止在信,沒有到忍。到「忍」,這個疑斷掉了。疑雖然沒有了,肯定了,而你喜不喜歡?世出世間法太多了,你在一切法裡面,你到底喜歡哪個法門?有人喜歡名聞利養,有人喜歡五欲六塵,有人喜歡財富。你對於佛法喜不喜歡?你喜歡的程度又如何?今天法師在這裡講經,你說你喜歡佛法。那一邊有個人告訴你,你今天到那邊去可以賺一百萬美金,趕緊到那邊去了。你這個歡喜是在財富上,不是在佛法上。過去李炳老常跟我們講:那一邊說「你去一下,可以賺一百萬美金」,他也不去,「我要聞法」,這才叫真的樂!可見得難,「信」要有根不容易!決定不受外面境界的誘惑,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,你這個「信」才有根。「欲」是什麼?「欲」是在法裡頭得到樂,我們常講「法喜充滿」。

我們自己想想,我們的「信」有沒有根?「信」沒有根,「精進」就沒有了,怎麼可能會精進?必須信要有根了,他對佛法自然就會精進,所以「精進」也有根。五種根具足,菩提道上就會往前面精進,不會退轉。諸位同學要曉得,到西方極樂世界,《無量壽經》跟我們講的,還是從「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」修,那是什麼?前面三科你具足了;你要曉得前面是「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」,有這個基礎才有「根」。我們前面沒有這個基礎,沒有這三科基礎,你說有根,這根從哪來?前面三科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,「四念處」是看破,「四正勤」是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「四如意足」是放下,這樣念佛才能往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還要修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。

諸位要曉得,三十七道品不完全侷限於小乘,它是佛門裡面的共同科目,宗門、教下,顯教、密教,它完全是通的。天台大師講「三十七道品」,他老人家講的就是依藏、通、別、圓。藏教的三十七道品是小乘,通教是大乘,別教三十七道品,圓教三十七道品;在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,是圓教的三十七道品。由此可知,它的境界不可限量。我們學佛如果不紮根怎麼行!根要怎麼紮?決定不要忘了「十善業道」。這三十七個科目裡頭,每一個科目裡面都包括了圓滿的十善業道;而且一個科目裡頭,每一個科目都圓滿包括其他的三十六個科目。少一個科目,你的修行就不圓滿,就有欠缺,這是大經上常講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要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的修學才有下手之處。

你能有這樣的信解,有這樣的認知,你自然會奮發努力精進,不需要人督促。為什麼?有大利益,有大受用。總得要曉得這個道理。「精進」,你比平常人加倍的精進,為什麼?心心希求著大圓滿、大自在、大解脫,人自然精進。這個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自自然然會捨得乾乾淨淨。為什麼?深深的通達明瞭,這些東西是我們的障礙,障礙了菩提大道,障礙了我們明心見性,障礙了大開圓解,你只要有絲毫的執著,那就是麻煩。

「精進」做些什麼?還是前面所說的,看破、放下、斷惡修善,要在這些地方真正下功夫。「四念處觀」,那是智慧,確確實實明瞭無常苦空,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」。無常苦空,這是世間;不但六道如此,十法界也不例外。因此,對於六道十法界沒有一絲毫貪戀,在這裡面,就像諸佛菩薩示現的一樣,隨緣度日。順境很好,逆境也好;順境放下貪愛,逆境放下瞋恚。他能放得下,為什麼能放得下?事實真相明白了,他看破了,所以他能放得下。

在日常生活當中斷惡修善。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,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惡。為什麼?增長我執。換句話說,增長貪瞋痴慢,這決定是惡,凡是利益眾生的是善,這是善惡的標準。修道人絕不求自利,念念利益眾生。我們修行為眾生,怎麼修行為眾生?為眾生做個修行的榜樣。我們成佛道為眾生,何以成佛道為眾生?成佛道之後能廣度一切眾生。所以我們修行證果不是為自己,修行證果為自己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什麼原因?六道輪迴是「我」這個念頭變現出來的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我見」。「我見」不破,怎麼能超越輪迴?我們無始劫來,這個「我見、我相」嚴重的執著,想放下都放不下,起心動念還是有個「我」,這個事情麻煩了。「我執」不破,出不了輪迴,證不了聖果。這個「聖果」是小乘須陀洹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你沒有辦法證得。我們要想真正成就,不在這裡下功夫怎麼行!

功夫應該怎麼下?往年老師教給我們,「換心」。心怎麼個換法?實在講,他講的換心就是「改變念頭」。過去起心動念總是「我」,「我」總是第一。現在起心動念的時候是「人」,不是「我」,把這個念頭轉過來,這叫「換心」,就是換一個念頭,從這兒下手。起心動念決定不為自己想,起心動念一定是為一切眾生去著想,這個才行。如果我們不肯這樣做,這一生要想脫離輪迴,難了,要想教化眾生,那就更難了。

幸虧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他立的淨土法,我們自私自利念頭不捨,也能往生。我念佛是為自己,也能往生,這個法門了不得!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讚歎。可是怎麼樣?「我」沒有忘掉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。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什麼時候「我」放下了,我相、我見沒有了,你才能夠提升到方便有餘土。這是淨土法門的特別方便,所以稱之為「特別法門」,修其他法門決定不能成就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但是我執、我見,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,雖然沒有斷掉,經典、祖師大德都教給我們,你要能伏住,你才能往生。如果臨命終時,你這個私心,自私自利的這種分別執著還很強,你不能往生。在最後一著把這個伏住了,就是沒有想到自己,這個時候沒有想到自己你才能往生。由此可知,我見跟我相,連求生西方淨土都是一個大障礙。如何伏斷?這不是「滅斷」,是「伏斷」,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,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之後,倒駕慈航廣度眾生;這叫伏,這個沒有斷。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然後你才曉得怎麼去用功,怎麼去精進。

當然,最好現前我們的功夫就得力,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現在就做伏煩惱的功夫。《金剛經》上:「云何降伏其心?」什麼心?自私自利的心,分別執著的心,要降伏它。降伏的方法,三十七道品就是前面三科,念處、正勤、四如意足。你不用這個方法,難!這個方法用得得力,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功夫就非常順利,進步自然就很快速,經教一展開,意思你能夠通達。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今天經教展開,意思為什麼不懂?不但你看不懂,詳細跟你講,你也沒聽懂,甚至於錯會意思,原因都是在沒有放下自私自利。這個念頭一定要轉,然後才談得上「進根」,你的精進就有根了,你自然會加倍用功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這一條。

 

 

卷117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第一百十七集 
(2001
110日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這兩天偶爾感到一點風寒,有一點感冒,喉嚨沙啞,今天我就不講《十善業道經》,因為這是要錄像,我們保留著較好的音質。我們利用這個時間閒話家常。

學佛一定要明瞭「佛」是什麼,如果對於「佛」真正的意義不了解,我們的學習到最後都是落空。自古至今,發心學佛的人不少,但是真正有成就的人不多,原因是什麼?不知道「佛」是什麼。佛在經論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「佛」是我們自己的自性。經論裡面講「當人自性」,我們自己的自性。由此可知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?不是的。如果是釋迦牟尼佛的,我們跟他學了。他四十九年所講的是什麼?是我們自己的自性,所以佛學稱為「內學」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心外求法,那叫「外道」。我們把佛法認為是釋迦牟尼佛的,那我們學成之後是外道。這個認知是關鍵,我們不是跟別人學,我們是向自性裡面學。這是佛陀教學最偉大之處,不但釋迦牟尼佛如是,孔子、孟子亦如是。

儒家的學說,現在流傳得最普遍:四書│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。是不是孔子的思想?是不是孟夫子的思想?不是的;也是自性,當人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。我們要有這個認識,然後我們才真正能有所得。得的是什麼?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,我們得的是這個。悟入之後,才真正明瞭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。在佛法裡頭最具代表性的是《華嚴經》,稱之為佛法的根本法輪;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是《四書》。

四書是後人會集的,宋朝朱夫子朱熹會集的,他會集得好。在這一本書裡面有理論,有方法,還帶表演,那個模式跟《華嚴經》一模一樣。所以我看了之後,我在猜想,朱夫子的靈感一定從《華嚴經》得來的。《華嚴經》有理論,有方法,有表演。四書裡面《中庸》是理論,《大學》是方法,《論語》是孔老夫子的表演。也就是說,把《中庸》的道理,《大學》的方法,落實在自己生活、處事待人接物,做出來給我們看。孔夫子做出來了,孟夫子也做出來了;孔夫子做得圓滿,孟夫子做得不夠圓滿。孔子是聖,孟子是賢,一個是佛陀,一個是菩薩。那是我們的性德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,跟《華嚴》真的是無二無別。

朱夫子接觸過佛教,在經典裡面下過功夫。所以在我想像當中,他編《四書》,很可能是從《華嚴經》上得到的啟示。孔、孟教導人,我們可以把他看作佛菩薩。他的總綱領、總原則就一句話,「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」。《大學》一開頭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這是整個儒學的總綱領,千言萬語都離不開這個原則。佛的教學總綱領、總原則,經論裡面所說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是總綱領。這一句話的意思跟「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」完全相同,說法不一樣,意義沒有兩樣。

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翻成中國話,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諸位細細想想,跟《大學》裡頭的「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」有什麼兩樣?都是從圓滿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。我們懂得這一個綱領、原則,然後才能夠真正明瞭,儒、佛的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,永遠沒有間斷的。無量劫來,往後是無量劫後,生生世世都在學習。學習沒有止境,學習沒有間斷,成了佛,做了大聖人,還是在學習。為什麼?教化一切眾生,自己做個榜樣,做一個學習的榜樣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所以做父母的人,天天在學習,做給兒女看,讓兒女照著這個樣子學;老師也天天在學習,做這個樣子給學生看。不僅如是,無論在哪個行業,無論在哪個身分,同一個道理。長官天天在學習,做給他的部屬看;老闆天天在學習,做給他的員工看。「教學相長」,這才能成就圓滿功德。由此可知,這個學習從來沒有鬆懈過。今天社會為什麼動亂?把這個道理忘掉了,所以,父母不知道教兒女,老師不懂得教學生,老闆不知道教員工,彼此埋怨,上下不和,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。世出世間法歸結到最後,就是學習,「活到老,學到老,學不了」,生生世世在學。不學怎麼能成就?何況我們在凡夫地,煩惱習氣一分一毫都沒有斷,不學,怎麼能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?

佛家講十法界,就是十個層次。我們現在雖然在人道,天台大師講《法華》,他將十道擴充為一百道,每一道裡頭又有十道,「百界千如」,這說得好。人道裡面有佛道,人中之佛、人中之菩薩、人中的聲聞、緣覺;往下,有人中的三惡道。我們自己認真反省,我們在人道十界裡頭是哪一界?這個要有警覺心。而世尊在經論裡面,把十法界最重要的第一個因素跟我們說出來,《華嚴》說得好: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又告訴我們:「十法界依正莊嚴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」這個道理我們要能體會,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由此可知、可以證明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「一切法」是自己心想變現的,與別人毫不相關。怨天尤人,那是你自己造罪業,你自己會墮落,因為與別人無關。吉凶禍福,窮通貴賤,都是自己造的,自己起心動念所變現出來的果報。變現的境界,就是果報。佛告訴我們,佛法界,「平等心」現的,這是一真法界。所以我們佛弟子供佛,我常說,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水。「水」代表什麼?平等,清淨、平等,讓我們看到這個水,就要想到:我處事待人接物要用清淨心,要用平等心。這個心是純真無妄,這個心是真心,這個心是佛心;不是別的佛,自性佛。用平等心。六度心是菩薩,四諦心是聲聞,因緣心是緣覺,十善、四無量心是諸天,五戒十善心是人道;往下,貪婪是餓鬼,瞋恚是地獄,愚痴是畜生。五戒十善裡面沒有放下貢高我慢,修羅心;修羅好強、好勝;他也修善,好強、好勝,落在修羅道。如果說謙虛恭敬修五戒十善,天道。所以天心慈悲喜捨,決定沒有貢高我慢。

我們學什麼?天天學這些,天天反省,天天檢討,天天改過,天天積善,善才能圓滿,過逐漸的消除了。自己縱然到純善無惡,這是如來究竟的果地,還要修五戒十善,表演給沒有覺悟的眾生看,這叫「大慈大悲」,這叫「乘願再來」,這叫「廣度眾生」,還是要做給別人看。盡心盡力,念念要照顧別人,勤修三種布施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無畏布施裡頭最重要的,是能令一切眾生心安理得;眾生的心不安、有恐怖,你能夠幫助他身心安穩,遠離恐怖,這叫無畏布施。

我們最近在古晉的山上建一個念佛堂,「報恩念佛堂」。這個念佛堂有五十四個寮房,一個寮房住兩個人,可以住一百人,幫助各個地方念佛的同修,歡迎大家到那邊去念佛。我們這個道場建了這麼多房間,我們決定不賣,也不出租,我們招待各個地方,如果你有假期,一個星期也好、兩個星期也好,一個月也好、三個月也好,你有假期可以到山上去念佛,山上環境非常好,我們做為招待所,幫助在家同修。

我們在澳洲建一個道場,「圖文巴多元文化中心」,我們不叫「寺」,也不叫「院」,「多元文化中心」,這是為我們出家同修建的一個道場。出家同修要真正修行,歡迎!到那個地方去念佛、研教。我們的道場沒有法會,沒有經懺佛事,純粹是個修學道場。這個道場我們決定奉行蘇州靈巖山印祖的規矩,這裡頭住眾不可以收徒弟。如果你收徒弟,你應當自立門戶,離開這個道場。這個地方只提供給專門清修的大眾。

弘法利生,在澳洲現在大概有七、八個淨宗學會,我們可以到各個地方去講經,去領導大家念佛。經講完了,或者是佛七打完了,回到圖文巴來進修。這是我現前有這麼一點能力照顧大家。所以念念要想到大眾,要幫助別人。如果有能力,我多建幾個道場,沒有能力,少建幾個。絕不勉強,絕不化緣;我要蓋多少道場,到處去攀緣,這就錯了。絕不向人家要一分錢,道場自自然然成就,永遠保持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就是道。好,今天我就講到此地。

 

2006-09-15

卷118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八集
(2001年1月15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上一次講到五根裡面的「進根」,今天我們再看看下面「念根」。古德說,「於正助道,憶念不忘」,這個話說得沒錯。要怎樣才能夠憶念不忘,我們的念才有根。所以在這個地方總必須要記住,如果沒有前面三科,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都沒有根。由此可知,前面三科的重要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;沒有前面三科,後面四科決定沒有。我們今天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都沒有根,原因是我們沒有認真去修念處、正勤、神足。「念處」是看破,「神足」是放下;如果不能看破、不能放下,哪來的根?而看破、放下能生根,關鍵在「正勤」,也就是在斷惡修善。真正發心斷惡修善,我們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才有根。

念根,「於正助道,憶念不忘」。這兩句話說的是個原則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一定有正修、有助修。淨宗法門正修,就如同《彌陀經》上所說的「執持名號」,大勢至菩薩講的「淨念相繼」,這是我們的正修,二六時中決定不忘記名號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;而助修,則是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正助雙修!古來祖師大德也有一種說法,正修是執持名號,助修還是執持名號,這個說法也沒有錯。但是我們初學的人,很容易把它解錯了,什麼原因?果然是一句佛號念到底,心裡頭一個雜念都沒有,這是正助都圓滿了;如果到不了這個功夫,正助的界限還是很清楚,正助還沒有辦法融合成一體;只有到達完全沒有雜念的時候,這個正助是一體的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怕的是什麼?聽了祖師這種說話,我們就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斷惡修善就可以置之不理了,妄想、習氣還是會現前,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不願意做,這就是曲解祖師的意思。

在正助真正融會成一體了,惡斷盡了,不可能有惡念起現行,善修不修?善決定要修。釋迦牟尼佛如果不修善,何必到這個世間來示現?何必四十九年這樣辛辛苦苦的為眾生講經說法?沒有必要了。講經說法度眾生,這是修善;由此可知,功德到圓滿的時候,斷惡修善依舊沒有捨掉。如來果地上尚且不捨,我們在因地上就捨掉了,這怎麼行!怎麼能成就!所以同修們決定要記住,惡一定要斷,從心裡上去斷,讓惡念不生,惡的行為自然就沒有了,要在這下功夫;善,決定要修,佛教我們隨緣,這個好!隨緣就是我們遇到機緣就要做,遇不到不必去找著做;遇不到,自己去找著做,這叫攀緣,這是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的。斷惡修善的念頭永遠不斷,所以遇到機緣你才肯認真努力去做,毫無疑惑的去做。

在淨土宗,「正道」大家都非常清楚,「助道」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了,說之不盡。「助道」就是積功累德,頭數太多,就得要抓住綱領。所以淨宗學會成立,我們在緣起上提了五個科目,這五個科目就是助修裡頭必須要學習的。第一個科目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講的「淨業三福」。總共三條十一句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第三條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要常常記住,時時落實,要做到。

第二個科目是「六和敬」。六和敬裡面的「見和同解」,我們是凡夫,沒有聖人那麼高的境界,我們對於宇宙、對於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都以經論做標準。我們修淨土,我們今天採取的是淨土三經: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,以這三經裡面所說的為標準,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的想法、看法向三經學習。所以經不只是念念就行,念沒有用處,念要知道它的意思,意思明白之後,要落實到我們生活,我們要把它做到,這個經才有用處。做不到,那有什麼用處?

我們的行為,言語造作,也都遵守經典裡面的教訓。佛教我們哪些事情要做的,我們一定認真努力去做,哪些事情不能做的,我們決定不可以違犯,這就是持戒。我們就依三經裡面所說的,就足夠了。所以經一定要念得很熟,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,念頭才起,就能夠跟經訓對照,「我這個念頭起來了,佛經上說這個念頭應不應該起?」如果說這個念頭是不善的,不應該起的,我們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把這個念頭打掉;這個念頭是應該起來的,要讓這種善念,念念增長。修行功夫在這個地方用,這才叫做真的「憶念不忘」。

與大眾和睦相處,彼此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相合作,盡心盡力共同將佛法發揚光大,廣度眾生。佛法的事業不是一個人做的,這是個社會的事業,是大眾群體的事業,我們一定要曉得。經典裡面告訴我們: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。」可見得它不是一個人的事業。這就好比唱戲一樣,舞臺上表演,一佛出世,這一個人唱主角,必須還有許多配角,沒有配角,這一齣戲唱不成。哪一個人唱主角?都看緣分,他的緣分在這裡成熟,我們推他出來作主,我們全心全力協助他。作主的這個人是佛,協助的那些人都是佛。

我們凡夫犯最大的毛病,個個人搶著要當老大,個個人要爭帶頭,於是和合僧團被破壞了。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的示現,釋迦牟尼唱主角,那些出家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唱配角。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個個都是古佛再來的,舞臺上表演的角色不一樣,實際上都是平等的。他演得多麼逼真,同一個目標廣度眾生。所以功德一樣大,沒有彼此,沒有厚薄,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。

在某一個地區,某一個人跟這個地區特別有緣,我們就推他出來作主,方便!馬來西亞青山那邊有個居士來看我,他說他那邊有一塊地,有十英畝,想奉獻出來建個道場。我就問:「同學當中哪一個跟馬來西亞有緣?」有人告訴我,悟全在那個地方的法緣很不錯,馬來西亞各個地方都歡喜他。我就跟他講,我說:「你去。」有緣,就能夠得助。信徒歡喜他,願意幫助他,他做起來容易;沒有緣,到那個地方,那地方人事都處不好,你去就很困難。為什麼?沒有人幫助你。所以我們推選,佛教是民主的,民主自由開放是佛教最先提倡的。自古以來,佛教寺院叢林裡面的執事,每一年選一次,臘月三十總辭,全部辭職,重新再選舉,正月初一新的執事上任。民主!推選,一個原則緣分,要重視這個道理。所以佛法是無諍之法,彼此決定沒有爭論,它是和合的。所以「六和敬」多重要!

往後,那是我們修學的目標、方向: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。我們提出這五個科目做為助修,我們的生活、行持,決定不違背這五個科目,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,我們的念有根。有根才能產生力,所以後面講「五力」,有根、有力道業才能完成。如果根都沒有,我們怎樣勤苦修學,一生當中都不可能有成就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如果自己現在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都沒有根,我們要做紮根的教育,亡羊補牢,現在還為時不晚,只要認真努力。好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 

 

卷119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十九集
(2001年1月16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今天我們接著來說十善業道落實在五根「定根」上,定根能「攝心正助,相應不散」。昨天我們說了,修道有正助雙修。不僅僅是淨宗法門,任何一個法門,乃至於世間其他的宗教,甚至於世間法,都有主修的與助修的,我們現在一般講選修的,有主修的、有選修的。

什麼叫「定」?我們心定在修學法門上,決定不輕易改變。對佛法契入到一個相當深的程度,他才真正理解佛所說的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所以我們選定一門之後,真正能做到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個定就有根。有根他才能成長,才能夠開花結果。自古以來,修學沒有成就的人,最嚴重的毛病就是沒有定根,他心是浮動的,用現在的話說,他的興趣是多方面的,看到這個也喜歡、那個也喜歡,樣樣都喜歡,多方面的興趣,於是他的精力分散掉了,時間分散掉了,所謂是「門門通,門門鬆」,都涉及到一些皮毛,都不能夠紮根。

因此,我們一定要懂得,「廣學多聞」不是我們現在這個階段。經上常常勸導我們,「廣學多聞」是對誰說?對法身菩薩說的,那個時候應當廣學多聞。在我們現在這個時候不可以,只能「一門深入」,一個門,依一法。我們今天選擇的這一法是淨宗,尤其是淨宗「持名念佛」這一法,這一法裡頭要生起定根,實在不容易!為什麼?事太簡單了,人家不容易相信;理太深了,很不容易透徹理解。可是它的效果非常顯著,連不認識字的人,真正能做到老實念。

我們常常提起諦閑老和尚早年那個徒弟鍋漏匠,人家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什麼都不會,老和尚就教他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他能老實念。換句話說,他這個人了不起,老師傳授這一句佛號,他是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五力具足,他相信老師的話,他不懷疑。老師教他:「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就再念。」這是精進,真的是二六時中念念不忘佛號,念力成就。一心專注,什麼妄想都不夾雜,定力成就。所以人家能夠在三年多就成功,往生站著走的。

他是不是三年之後,正好他壽命到了?我想決定不是,而是功夫成就了。許許多多念佛人往生,不是壽命到了,功夫成就了提前走。像宋朝的瑩珂法師,阿彌陀佛告訴他,他還有十年陽壽,他不要了,他說:「我現在就跟你去。」三天之後阿彌陀佛來接引,這就是自己還有壽命,不要了。一般功夫到這個程度都會走,絕對不會留在這個世間。留在這個世間只有一個條件,他還有度化眾生的緣分;如果有度化眾生的機緣不可以走,如果沒有這個機緣立刻就走。

佛菩薩示現在世間,住世時間長短與自己毫無關係,是看化緣,教化眾生的機緣;有緣就住,無緣就走,來去自由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。我們自己修成了,亦復如是。所以「定」非常非常重要,選擇這個法門,選定之後決定不疑惑,一定要專注。最近從中國來了很多團,有不少同修都問了一個共同的問題:「我們專念一句佛號,專受持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能往生嗎?」好像懷疑這個還不夠,太少了。「有些法師說這個不可以,應當要受持許許多多經論。」都提出這個問題,這就是連信根都沒有,怎麼能成就?所以關鍵在此地。

我們從《彌陀經》上讀到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還要修「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」,你才曉得這個科目的重要。《彌陀經》上開出的科目,前面三科沒有提到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。由此可知,前面三科是在我們現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完成,沒有前面三科就沒有根。要知道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這五種根,是從前面三科基礎上生的根,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出來勸勉同修們的。念處、正勤、神足不能不重視,你要不重視,你就沒有根。

我們學佛的人,冷眼觀察,許許多多不僅是在家同修,出家同修甚至於出家幾十年了,聽到外面一些東西心還動搖,還猶疑不決,這是信根沒有。我們提倡《無量壽經》,這個會集本希有難逢,我們知道,確確實實是大乘經典裡頭的第一經,這會集本。最近這一、兩年來,有不少人有組織的來反對。不少同修來跟我說,我告訴他們:「他不是反對會集本,他是反對我這個人。我要不提倡這個會集本,就沒事;我提倡哪個本子,他就會反對那個本子。他是對人不是對事,這要搞清楚。」對人,所謂是「樹大招風」,惹的這些麻煩。

確確實實不少人為這些謠言生起疑惑,信心動搖了。我絕對不會動搖的,我說:「整個世界上人都不相信,我一個人還相信,我絕對不會動搖。」我在這個經本上深受利益,我怎麼會動搖?而且這個本子是老師親自傳給我的。我相信老師,我對老師有決定的信心,老師才肯把東西傳給我。我們同學那麼多,他為什麼不傳給別人?「尊師重道」,我沒有別的能力,就是從小學得這麼一點,對老師尊敬,對老師不懷疑。即使有懷疑的,我直接老師請教,老師給我解釋,我不會輕易被別人動搖了,這是我的長處。

我過去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也曾經有過兩、三次這種疑惑的問題,我向他請教。有些是對老師毀謗的,我向他請教。有一次是經論上的問題,他所說的我沒有聽到,從前沒聽過,我問他,是他自己的意思,還是經典裡面有依據?他告訴我,不是他自己意思,經典上的。我們讀經太少了,經過他指點出來,我們才曉得,字字句句都是有經典做依據,決定不敢妄談。所以我們對於老師的信心就愈加堅固,這個道業才能奠定一點基礎。所以我常說,這是佛在經上也經常勸導我們,「親近善知識」。誰是我的善知識?我對他深信不疑,他說的話我完全依教奉行,這個人就是我的善知識。我的善知識未必是你的善知識,你的善知識未必是他的善知識;善知識沒有標準的,是個人對對方的信仰,從這裡決定的。

我們在中國古籍裡面看到,《五燈會元》,宗門的,教下也不例外,學人去參訪一位善知識。接見,談了之後,這個法師很可能就跟他說:「你的緣不在我這裡,你到某個地方去,你去親近某一個人,你的緣在那裡。」他有這種本事,有這種能力,為什麼說「你的緣不在我這邊,在某人那裡」?其實中國文字記載簡單,我們想像當中,談話哪裡就談那麼幾句話?至少接見也會有一、兩個小時。談話內容很多,寒喧起來一定問問你:你是哪裡人?你多大年歲?你什麼時候學佛的?你過去看過什麼東西?對於當代善知識,你最景仰、佩服的是哪個人?他這一說出來,他最景仰、最佩服的,「那個人跟你有緣,你到那兒去」;不是有神通。就是說,你心目當中最佩服、最景仰的,你跟那個人學,你一定有成就。為什麼?他說的話你百分之百的服從。如果不是最景仰的,這個老師說同樣的話,你對他打折扣,你不能完全相信,所以你就不能成就。我們懂這個道理,善知識沒有一定的,因素在此。

我們要追隨的,就是自己心目當中的聖人,心目當中最景仰的人;他說的話,我都能做到,甚至於他自己做不到。這個情形很多,古人講: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。」老師講得沒有錯,老師沒有做到,學生做到了,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。中國古語常說:「有狀元的學生,沒聽說有狀元的老師。」狀元的老師往往是個窮秀才,他為什麼教出來的學生能中狀元,自己一生作窮秀才?他所說的沒有做到,學生跟他學的都能做到,所以學生成就超過老師,這個事情古今中外太多太多了。天台大師說得尤其好,「能說不能行,國之師也」,他說得一點不錯,他自己沒做到,「師」是老師,好老師;「能說又能行,國之寶也」,那是非常希有的。天台大師這兩句話說得好,我們要知道,「行」比什麼都重要,不但能說,而且要能行。

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是個悲慘的時代!我們冷靜觀察這個社會,社會大眾想些什麼?說些什麼?做的是什麼?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,這還得了嗎?這個現象,現在是加速度的在增長,加速度的在擴張,後果是什麼?一般宗教裡面講的「世界末日」,這是一點迷信都沒有。我們是非常幸運,真是無量劫來修得的善根福德因緣,我們在這個時代能遇到正法。只要我們建立五根,我們這一生當中不會遭難,大劫難來的時候我們往生淨土,隨時可以去,肯定去得了。身留在這個世間只為一樁事情住持正法。什麼叫「住持正法」?依照正法修行,我活一天我修一天,這叫住持正法。弘揚正法,弘揚正法是教化眾生。我們住持也是弘揚,住持是做出榜樣給別人看。至於助道的,助道就是「斷一切惡,行一切善」。

善惡的標準,總的來說就是依「十善業道」。佛跟我們講這部經,這部經很重要,字字句句都要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言行,完全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。我們的存心沒有別的,「正道」,念念不忘阿彌陀佛,念念不忘西方依正莊嚴,這是我們正道;「助道」,念念不忘苦難眾生,我們要為苦難眾生做出一個好榜樣,要做出來給他看,幫助他們覺悟,這個作法就有無量功德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要福慧雙修,那個地方都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「上善」決定是福慧圓滿具足。我們做榜樣給別人看,教化一切大眾,這是「福德」這一邊的,一心稱念阿彌陀佛,是「定慧」這一邊的;有福、有定、有慧,這才能成就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這裡。

 

 

2006-09-14

卷120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集
(2001年1月17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今天我們接著來看五根最後的一條「慧根」。十善落實在慧根裡面,就有能力辨別善惡。世出世間善與惡很不容易辨別,沒有真實智慧,往往把善法看作惡法,把惡法看作善法,這個事情古今中外例子太多太多了,可以說不勝枚舉。無論世出世間法,如果要想成就,不能沒有智慧。首先要有智慧觀察自己的根性,這是頭一條應當要知道的事情。其次,要依據自己的根性選擇法門。抉擇法門之後,才選擇老師。這個理是有層次的,如果亂了的話,哪裡會成就?

往年,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。有一年在台灣,最高的學府台灣大學成立一個佛學社,這是台灣佛教在大學裡面正式有組織的來弘揚佛法,頭一個,是周宣德老居士發起的。周老居士跟我也很熟,他跟李炳南是老朋友,他們年齡也很接近。消息傳到台中,李老師聽了很高興。我在他的身旁,我的態度是很不以為然。老師就問我:「你覺得怎麼樣?」我說:「我覺得不是一樁好事情。」他問:「為什麼?這是好事情,高等學府、高級知識分子學佛了,這怎麼不是好事情?」我跟老師說了一句話,我說:「正是因為他們是高等知識分子,對社會影響很大,萬一他學佛要走錯路怎麼辦?誰有能力把他糾正過來?」

老師聽到我這一句話之後,他的態度就很嚴肅了,他說:「對!」他回過頭來問我:「那怎麼辦?」我們那個時候在慈光圖書館,我說:「我們圖書館可以利用寒假、暑假來辦個大專佛學講座。我們也招一批大專學生來,我們這裡傳給他是正法,他那個地方有偏有邪,我們這一批學生可以跟他兩個去辯論去。」他說:「這個方法對!好!」慈光佛學講座就這樣起源的。所以,以後寒暑假我們就辦大專佛學講座。為這個講座,老師幾乎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去想這個課程。暑假大專講座三個星期到四個星期,寒假時間比較短,兩個星期。這兩個星期到四個星期要跟學生講些什麼東西?怎樣把佛法介紹給這些完全沒有接觸佛教的大學生?不是隨隨便便做的,真的經過慎重考慮,選擇課程。

最後選擇了六門功課。第一門就是《佛學講座十四講》,那個十四講就是佛學概論,也等於是認識佛教。第二部選《八大人覺經》,《八大人覺經》是佛經裡面的佛學概論;經文雖然不長,大小乘、性相兩宗教義都包括,等於是佛經裡面的佛學概論。這兩種都是介紹佛法的。然後就考慮到解門跟行門。解門不外乎性、相兩宗,相宗就選擇《百法明門論》、《唯識簡介》,性宗就選《心經》,這大家常常念的,都很熟悉的,這是解門。行門,佛家重視行門,台中佛教蓮社,顧名思義是專修淨土的,所以行門就選擇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這是淨宗。除這個之外,另外選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也可以涵蓋所有大乘的修學。用三個月的時間決定這六門功課,功課決定之後,然後再請老師,哪一個老師對這門功課有專長的,請他來教。老師研究課程、選聘老師我都參與,我跟他兩個在小房間裡面,這個東西反覆討論三個月,所以他的大專講座成功。不是隨隨便便找幾個人來,他喜歡講什麼就講什麼,那課程亂七八糟,沒有目的。所以這是用智慧的選擇。

我們修學世出世間法,也一樣要有智慧。第一個問題:我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是幹什麼的?你們有沒有想過?我想這個問題是在十四歲。我就想到:我來這個世間幹什麼的?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?這樣人有個啟發。看到這個世間苦難的眾生,我十四歲那個時候正是抗戰時候,抗戰爆發的那一年│七七事變我十一歲,看到那種慘狀,戰爭的恐怖,到處難民流離失所,所以看到這種悲慘的狀況,我們要全心全力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,我們人生的目標就確定了:為苦難眾生服務,幫助這些苦難眾生。用什麼方法來幫助?在那個時候,我沒有接觸到宗教,所以方向就向政治這個方向。頭一個,你幫助一切眾生解決問題,離不開經濟,所以頭一個就想到這個問題。第二個,我們遭受日本人的侵略,為什麼有這麼樣的苦難?我們的軍事比不上日本。所以就想到經濟問題,想到軍事問題,然後連續往下想的時候,就想到行政上的問題,教育上的問題,外交上的問題,最後想的是哲學上的問題。我是很小時候腦子裡就統統想這些東西。

我二十六歲遇到佛法,親近章嘉大師。章嘉大師一句話點醒我,他說:「政治不如佛法。如果政治上萬一有一個錯誤的措施,多少人受害!而佛法救世間,有百利而無一害。」這個話說得有道理,所以我走佛教這條路子,章嘉大師替我決定的。要用智慧去選擇,我的一生走哪一條路,這一條路一定要走通。

世出世間學術,決定要依靠老師。儒跟佛都重視孝道、師道,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所以,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師道了,為什麼?因為它沒有孝道,這是這一代世出世間法修學困難的第一個因素。我從小的時候,還受一點舊家庭的教育,對於這個道理懂得一些,印象非常深刻。我十四歲離開家庭一個人生活,懂得親近師友,知道尊師重道,所以在一生修學過程當中,可以說,我的時間沒有空過、沒有浪費,我所遇到的都是真正善知識,而且這些老師都是非常熱心教導我。

世法、佛法不能忘本。佛法的根本,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經教。中國古聖先賢給我們垂留的,也有不少的經論,那是中華民族的根本;幾千年的這些老祖宗,他們的智慧、他們的經驗,藉著經典流傳下來。諺語常常說: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。」我們今天中國人遭的劫難就是吃虧。為什麼會有這個劫難?不聽老人言,所以才造成這個劫難;學佛的人不相信佛的話,學儒的人不相信孔子的話,學道的人不相信老莊的話,那就得吃虧了,世間就劫難來了,就這麼回事情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,那個「老人言」就是古聖先賢的教誨,那是真的學問、真智慧。你想想看,它傳了幾千年,這幾千年多少人看過?如果它不是真實的,早就被淘汰掉,怎麼可能流傳到今天?所以千百年留下來都是真實智慧,最善的教誨。今天我們講到「慧根」,這是中國人慧根之所在。

大乘佛法傳到中國,已經完全中國化,確確實實變成中國的佛法了。我們看看祖師大德在經論裡面的註疏,可以說將中國的儒家、道家、諸子百家的學說,都融會貫通在佛法裡面,成為一個智慧的整體,這個難得!我們沒有智慧,就沒有能力選擇要走的這條道路。沒有智慧,你就沒有辦法親近明師良友,你也不懂得用什麼態度去學習。如果還要隨順自己的習氣,這是決定失敗的。

所以我們常常勉勵同學們,我們是凡夫,還沒有明心見性,也就是說,你還沒有超越十法界,在這個時候只有一條正路,依靠佛菩薩,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隨順聖人的教誨,決定不能隨順自己的妄想習氣,要放下自己的妄想習氣,隨順佛菩薩的教誨。就像走路一樣,我不認識路,佛菩薩認識路,他在前面走,我後頭跟他走,這個決定沒錯。幾時自己認識路了,可以不必跟他走,自己不認識路的時候,你不跟著帶路的人,隨著自己意思去走,不曉得走哪裡去了,這個道理總得要懂。

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,成就自己;成就自己就是成就眾生。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,期望我們個個在一生當中都有殊勝的成就。他們一生修持,講經說法,著書立說流傳給後世,目的何在?決不是宣揚自己,只有一個目標,無非是幫助後學,體解大道,契入諸佛境界。沒有一絲毫的私心,沒有偏見,這叫真善知識,這使我們從內心裡頭流露出來虔誠恭敬。

「慧根」是從「定根」發出來的。五根: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,就像五層樓一樣,信是第一層,進是第二層,念是第三層,定是第四層,慧是第五層。沒有第四層哪來第五層?由此可知,慧根不容易。而「信根」從哪裡建立的?信根從前面三科十二道品建立的。我們這一生當中要想成就,不依照老辦法不行!這是佛教化眾生的老辦法,幾千年成就的無論在家、出家,都是依老方法成就;凡是搞新花樣,都失敗。「佛佛道同」,佛佛都走一條路,這個問題希望我們多想想,發心學佛,跟佛學習。依照佛陀的教誨,依教奉行,這叫真正學佛。好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 

 

卷121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一集
(2001年1月18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從今天起,我們連續三天,利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,跟同學們談談「內典修學要領」。三次總共是一個半小時,時間不長。這篇東西我過去曾經講過,這邊有,這個講記諸位可以做參考,有講記。

中國的學術,跟外國許許多多概念上不相同。一般來講,這是文化的基礎不一樣。中國為什麼在這兩百年之間,遭受這麼大的苦難?我們這一代不是沒有聰明人,我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學者,都是了不起的人物。但是古人有一句話說: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」用佛法來講,這些人有智慧沒有福報,福報不夠;他雖然有德行、有學問、有智慧,但是他不在位,他沒有權,他不能夠推動一個大的事業。因此,只能在學校裡頭教教書,很難發揮他的能力。

這就如同中國佛教,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他確確實實是一個修行證果的人,到中國來也是沒有權勢,起不了作用。不能說起不了作用,這個人無能。他雖然無能,只要有一個人能承傳他的,傳到第六代,第六代得到印宗法師的護持,所以護持的人非常重要,六祖能夠將禪發揚光大。如果六祖得不到印宗,他的成就充其量跟五祖忍和尚差不多。所以弘法跟護法要能密切配合,佛法才能發揚光大。這裡面都要有真實智慧,弘法的人有智慧,護法的人也是有智慧。護法人沒有智慧,不識貨、不認識人。

能大師謙虛。凡是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,不管世間出世間,你從哪裡看?謙敬;對任何人都謙虛、恭敬,這才真正是有德行、有學問。態度傲慢的人,《論語》裡頭孔老夫子都說,假如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的美,「恃驕且吝,其餘則不足觀也!」看看他,這個人傲慢、驕傲、吝嗇,那就算了,其他不要談了,那是假的不是真的。所以真正的學問,真正的修養,我學佛將近五十年,這五十年總結,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真正有成就的人,必定是這個現象。中國人講「氣象」,也有人講「氣氛」,你跟他接觸,你能夠仔細觀察到。所以親近善知識很重要!接受善知識這種氣氛的薰陶,對我們自己的修學就有很大的幫助。

要相信中國的學術外國人望塵莫及,這是實話。我們沒有接觸外國,所以崇洋,崇洋心理;我們到外國去走一遍,在外國住了幾十年,對他們徹底了解,比起中國東西,相差太遠了。但是今天中國不如他的是什麼?他是洋鎗大炮、高科技這東西超過我們;就是手上拿著有毀滅世界的武器,這樣東西我們不如他,除此之外,他沒有一樣能比得上中國東西。現在他也知道這個路走不通,現在要學中國東西。在美國,著名的大學裡面都有漢學系,非常認真的研究中國學術。而我們中國人?這兩百多年來受外國人欺負,喪失了民族自信心,認為中國舊東西都是落伍的,中國所以遭受這樣大的屈辱、這麼大的災難,都是中國古老學說而造成的,這是錯誤的思想!現在外國人學中國東西,將來中國人再跟外國人學,永遠走在外國人的後面。

佛家教學,自古以來講經弘法的人才是從小座裡面培養出來的,跟現在的佛學院完全不相同。我辦過佛學院,教過佛學院,以後覺悟了,再不幹了,佛學院請我作老師,我絕對不去。為什麼?我要進了佛學院,我覺得我對不起學生。佛學院裡頭決定培養不出人才出來,科目太多,心力分散,你的精神、你的心力、你的時間都分散、都浪費掉了。

我最後一次教佛學院是在佛光山。佛光山剛剛開山的時候,星雲法師請我去作教務主任。那個時候他有一百多個學生,我用我這一套方法來教,他不贊成。我那時候心裡想著,這一百多個學生,三個學生分一個組,專攻一部經論,十年之後這些學生是世界一流的專家。星雲法師說:「你的構想很好,但是這不像佛學院,不像學校。」我說:「學校培養不出這種人才出來。」他也知道,所以我們意見不合,我就辭職不幹了。我說:「與其這樣教書、混日子,我不如到學校去。」所以我辭掉他那裡的工作,我就到文化大學擔教授。因為文化大學國家承認的,這個「大學教授」的資歷,將來對我也許還有用處的。果然有用,我到美國申請居留的時候,他們一看是大學教授,立刻就批准,很管用。

所以佛家教學有一套自己的東西,這個要知道,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「師承」。往年演培法師在此地,他跟我是好朋友,我們都是講經的法師,所以有一種特殊的感情。他曾經有一次跟我談過,他說:「你看看我們海內外講經的這些法師,包括你在內,哪一個是佛學院出身的?」全是從古老師承,我們中國人講「科班出身」,這個道理要懂。所以我到這個地方來,李木源居士跟我非常配合,我們辦培訓班用這套方法。在第一屆,同學們來了,對我們的方法不了解,不能接受,吵吵鬧鬧吵了一個半月,三個月時間去了一半。一個半月之後才後悔,一個個痛哭流涕,成興法師哭了三天,知道錯了。

我們跟所有佛學院教法都不一樣,佛學院確確實實是對不起人。我們的方法是中國古老的私淑教學法,個別教學的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,個別教學的。他教學分的組,是兩個學生一組,學一部經。講堂二十多個人,這兩個人學一部經,這兩個人坐在前面,跟老師坐在對面,其餘同學坐旁邊旁聽。這兩個人這一部經學完之後,另外再換兩個人,是這樣教出來的。老師的要求,你必須把這個學會了之後,上講台講給大眾聽,他也在座,他點頭了,這一部經你才算是學會。學會之後,要求你要繼續不斷的講十遍,你這部經才算有個根底,「熟能生巧」,熟透了就變成自己的;一部經沒有到熟透,決定不許可學第二部經。

你們在我講演裡頭看到,我跟老師,那個時候我學佛五年了,我學佛五年跟他,跟他兩年之後才出家。我所跟的老師,都確確實實是一流的善知識,非常難得,我有這個緣分能夠親近。老師對我都是個別教學。我最初在臺灣學哲學,跟方東美先生,佛法是他介紹給我的。老師指導我就特別用心,原因在哪裡?我有好學的心願,也有學習的能力,過去沒有學過。這樣的學生,老師就特別看重,沒有學過,是一張白紙,好教。我那個時候自己還有工作,目的只是希望到學校去旁聽,他不准許、不答應,告訴我:「現在的學校,先生不像先生,學生不像學生。你要是到學校去學習,你會大失所望。」

我聽了他這個話,以為他完全拒絕了,所以當時心裡很難過。最後他安慰我,他說這樣好了,每一個星期天到他家裡,他給我上兩個小時課;這是求之不得的。以後過多少年,我們了解中國古老教學方法,我才明白了。到學校裡面聽,你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,認識很多同學,你的頭腦就亂了;你接觸東西多,就亂了。老師永遠保持你的清白,不讓你受污染,他一個人來教,聽他一個人的,這才能成就。老師對學生決定負責任,把他的東西傳到底下一代,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「傳人」,我們怎麼不感激?他為什麼不選拔別的同學來做傳人?別的同學接觸面太廣了,看的東西太多了,思想已經污染了,再把這個污染清除,非常困難,「先入為主」,他有成見在。遇到這樣的人,只有教他隨緣,絕不專心一意去教導他,很難很難改過來。得到一個真正清白、沒有受過污染的,這個學生難找,真的是可遇不可求。

他老人家給我介紹佛法之後,我才曉得佛法好。他把佛法看作哲學,世界上最高的哲學,於是我就讀佛經。我讀經大概一個月的時間,我就認識章嘉大師。我跟他三年,這三年當中,讀經是接受章嘉大師指導。他是密宗的大德,所以我對於密法的常識,我也相當豐富,他並沒有要求我學密。三年之後老人家往生了,隔一年,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。

進老居士的門,他對我的要求,三個條件。第一個條件,聽經,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,除他一個人之外,任何法師大德講經都不准聽。第二個條件,看書,無論看什麼書,一定向他報告,要得他的同意,不得他同意,經書都不可以看。第三個條件,那個時候我跟先生一年,跟章嘉大師三年,他說:「你過去這幾年所學的,我一概不承認,一律作廢。你到我這裡來,從頭學起。」這三個條件,我們當時聽了,覺得老師太自負,好像太傲慢、目中無人。但是我沒有接觸老居士之前對他很仰慕,到最後我同意,答應他了。

答應他之後,他告訴我:「這是有時間性的,五年,五年之內絕對要遵守。」守這三個條件,跟他三個月期間,我就感覺得有效果。為什麼?煩惱輕,智慧長。他教你什麼不可以聽、什麼不能看,是把你眼睛堵起來、耳朵堵起來,你妄念少了,煩惱輕,智慧長了,無論看什麼東西、聽什麼東西,覺得比從前聰明了。半年之後,才曉得這個方法妙。所以五年之後,我跟他老人家講,我說:「我還守五年。」我守他的教誨十年,他點點頭。這就是跟一個人學。跟一個人學,是走一條路,這個老師一定把你帶出來,成就你;你跟兩個老師學,兩條路;三個老師學,三叉路口;四個老師學,十字街頭。佛學院那麼多老師,統統都來上你課,我們到底學什麼東西?所以四年學下來的,不過是佛學常識而已,對於「道」、對於「學」,真的是一無所成。

可是我們這樣子,用這個方法跟老師學,我那個時候是一個月,因為老師教學生,教兩個學生學一部經的時間是一個月,我在旁邊旁聽,老師教這兩個同學,我旁聽聽會了,我就學會了。我在臺中住了一年三個月,十五個月當中,我聽老師教同學教講經,我聽了十三部,這十三部我就都會講了。所以以後我一出家,就教佛學院。我會講十三部經,佛學院一個學期才教一部經,我教他三年,教他畢業了,我所學的一半還沒用上。這個方法成就快,成就踏實!

古人講的話沒有錯:「一經通,一切經通。」我在台中十年,接受老師指導、教導我講經的,不是我聽他教別人的,我跟他學的,十年當中只學五部。五部經裡面,我第一部跟他學的是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這是小乘經,只有四頁,四張紙,分量很少。第二部跟他學的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第三部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第四部是《金剛經》,第五部是《楞嚴經》。在他會下十年,我就學這麼多東西。這麼多東西,如果在佛學院的話,一年就學完了,我在那裡用十年的功夫。

由於這個基礎,老師講《華嚴經》時我已經離開台中了,這個經是我啟請的,我們有八個同學請他老人家講經,我到台中去聽他老人家,我只聽一卷,八十卷《華嚴》我只聽一卷,回到台北,全部《華嚴經》我就會講了。《法華經》我沒有聽,我看一看,我也都會了。一部會了一切都會了,這叫學東西,不能說我學一部只懂一部,那有什麼用處!你智慧沒有開。智慧開了,世出世間法都通達了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這篇文字,《內典研學要領》,這個東西不長,是民國五十六年,公元一九六七年,農曆年過年的時候,我在高雄左營興隆寺住了幾天,在她們那個寺廟裡過年。這是比丘尼的道場,住持是天乙法師,我當年在台中修學,她對我幫助很大,提供我在經濟上的援助。她問我:「學經教要怎樣學法?」我寫這篇東西,寫完之後,跟她們做了三次的講解,三次大概是六個小時,一次兩個小時。然後我把這篇東西帶到台中,送給老師看。老師吩咐,那時候是油印,印送給我們講經同學們做參考,這是老師肯定的。我分為四段,甲、乙、丙、丁四段。第一段是講學教的目的,第二段是講學教的態度,第三段是講學教的方法,第四段是講學教的果用,它的結果、它的作用。

現在我們在培訓班,只能夠傳授同學方法。實在講,方法並不是最重要的。在修學、教學的過程當中,方法的比重不過是百分之十而已,也就是十分之一。我們能不能有成就,十分之九在態度,在修學的態度。我之所以在台中時間並不長,能夠遇到這麼多善知識,他們對我都另眼相看,沒有別的,就是修學態度跟其他同學不一樣,我有個真誠心修學。所以真誠能感通,能與老師感應道交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明天我跟諸位,略略的把這個跟大家介紹。

 

 

卷122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二集
(2001年1月19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 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請看《內典研學要領》第一段:

【甲、古云:成佛法華,開慧楞嚴。必具慧解始能破迷啟悟,必真破迷關,始肯放下,然後一心念佛,求願往生,圓成道果,復何疑焉,是為鑽研群經之目的也。】

頭一段說明我們研究經教的目的在哪裡,目的就是為成無上道。而成無上道,決定要求生淨土。為什麼?求生淨土,成無上道時間縮短。如果不求生淨土,要成無上道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從圓教初住菩薩修到法雲地,諸位要記住,法雲地就是十地菩薩,等覺還不算,到法雲地需要修行三個阿僧祇劫,這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。第一個阿僧祇劫,完成三賢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;第二個阿僧祇劫,七個位次,從初地到七地;第三個阿僧祇劫,三個位次,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。我們自己要好好去想想,你走一般,不求西方淨土,你在沒有證得圓教初住以前,那個時間都不算,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圓初住到法雲地。可是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時間就大幅度的縮短,所以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,我們要認識清楚。不求淨土,實在講,沒有福報,善根福德不具足,所以他沒有這個意願。這我們要認識清楚,為什麼《華嚴經》上文殊、普賢勸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淨土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

這個法門難信易修,可是「易修」,是跟其他法門比較起來易修,我們也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了。往生西方必須具備三個條件,這大家都知道的,淨土的「三資糧」,三個條件:信、願、行。「信」,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講得很好,「信自、信他、信因、信果、信事、信理」。我們的信心為什麼不具足?因為我們迷關沒破;我們在迷,沒有覺悟,難在此地。要怎麼樣才能破迷關?一定要開智慧。我們的智慧為什麼不能開?這當中有障礙,就是「業障」。我常常講的十六個字,這個是業障:「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」,這是裡面的、內部的;外面,「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」。

所以,我們自己要問問: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跟這個相應不相應?如果跟這個東西相應,念佛都不能夠往生。它障礙你,障礙你開悟,障礙你修行,障礙你證果。必須把這十六個字淘汰乾淨,我們障礙就除掉了,智慧就現前了。展開大乘經卷,這裡頭微妙的義理,你才能夠看得出來。同樣是這個經典,同樣是這些文字,為什麼展卷別人能夠看到許多意思,我們為什麼看不到?看不到,就是這上面障住了。業障淺,智慧就增長一點,就能多看到一點。所以自己功夫有沒有進步,不要問別人,自己每天展開經卷就知道了。我今天讀這一卷經,是不是又多懂一點意思,那你就有進步了。如果展開經卷,今天跟昨天一樣,那你就是完全沒有進步。所謂的進步,「煩惱輕,智慧長」,這是真正進步,不是別的,希望同修在這上面留意。

『成佛法華,開慧楞嚴』,這兩句話怎麼講?為什麼說《法華經》是成佛的?學教的同修應該知道,世尊早期為大家講經說法,確實他老人家有講一闡提不能成佛。「一闡提」是梵語,中國的意思是:沒有善根的人、斷了善根的人,這種人不能成佛。在《法華經》開權顯實,佛說了真話,一闡提也有佛性,既有佛性,皆當作佛,所以說「成佛的法華」。在《法華》教義裡頭,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成佛的,只是成佛早晚不相同。什麼時候成佛?什麼時候回頭,「回頭是岸」。你今天回頭,你今天就作佛;明天回頭,明天作佛。什麼時候作佛?這個事情不必問別人,要問自己。從哪裡回頭?我剛才講的,從自私自利回頭,從貪瞋痴慢回頭,從五欲六塵回頭,從名聞利養回頭,回頭就是岸,你才能入佛境界。然後你了解大乘的法門,淨宗第一殊勝,死心塌地念佛,這一生成功了。

第二段,這是講修行的態度。

【乙、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不能解」。】

這話世尊在《華嚴經》上說過,《大智度論》上說過。

【是以古人萬里從師,不憚勞苦。良以不遇真匠,發悟莫由。】

『真匠』是真善知識,必須有真善知識教誨,我們才有覺悟的機會。

【然明師良友難遇,必竭誠懺除業障,蕩盡三垢。】

「三垢」就是「三有」:欲界有、色界有、無色界有。「三垢」就是三種煩惱習氣業障。

【專心真淨,得為法器,而後以真心感求,則必有應之者焉。】

感應道交,真誠心能感。我們的心是虛偽的,是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,我們追求這些名聞利養,這種心是輪迴心,與佛菩薩不能感應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什麼樣的心跟佛菩薩能感應?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悟的心、慈悲心,與佛菩薩念念感應道交。

【故學人當發心至誠恭敬懇切,絕利養。】

名聞利養要斷絕!有這種心,還貪名聞利養,就是遇到釋迦牟尼佛,你也成不了道,業障太重了。所以要曉得,名聞利養害死人!但是信徒們見到法師都發心供養,求福。我們想想:我們能不能做他的福田?如果不能做他的福田,自己不是福田,那就是古人講的話: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。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。」你今天接受人家多少供養,你將來統統要奉還的;消化不掉,要奉還的。你真正成就道業了,你是福田,他的供養是種福了。

信徒供養,我們能不能享受?決定不能享受。為什麼?享受就墮落了,你的煩惱就起來了,貪瞋痴慢就起來了。信徒供養,一分一釐都不可以享受。我們接受過來,怎麼處理?供眾,要懂這個道理。真正替他修福,他是叫我們幫助他修福的。這些錢應當要做社會福利事業,幫他修福。

祖師大德給我們做的示範,近代虛雲老和尚接受四眾弟子的供養,他沒有享受。他穿的衣服,每一張照片都是補丁補了好多個,他沒有做一件新衣服。他決定沒有說是到哪裡去吃一頓好的飯菜,沒有過。錢到哪裡去了?他老人家蓋廟,修廟、蓋廟,一生做得很多。這個廟修好了之後、蓋好了之後,不是自己去住。看看有德行,真正修行的人,請他們來住持,就讓給他們,自己就走了,一分一毫也不帶。「建寺安僧」,供養出家人,這是我們一個模範,為常住,為大家。

其次,有更了不起的人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一生的行誼、生活,跟虛老和尚一樣,他的供養多,不亞於虛雲老和尚,全部拿去印經了。他在蘇州報國寺成立一個弘化社,十方的供養都做為弘化社印經弘法的基金。你們看看,他有一本小冊子《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》,那個時候北方有災難,他特別從印經的款項裡面撥出三千大洋賑災,這我們看到了。所以我一生學佛,我走印光大師的路子,十方供養全部做為印經布施。現在做錄像帶、錄音帶、VCD,做這些東西。我們自己的生活非常儉樸,愈簡單愈好。

今天我們的常住,說實在話,在生活上非常豐盛,我們要知道。我不在這兒吃飯,平常自己吃飯兩個菜。新加坡前總統黃金輝先生訪問居士林的時候,我們在一起吃飯。他看到我們擺的十幾道菜,非常驚訝,他說:「我每天吃飯才五個菜,你們十幾道菜!」一點都不假。黃老先生今年八十多歲,身體很健康,很健談。所以一定要懂得節儉。

我很喜歡古晉的山上。我住在古晉山上那幾天,有些同學跟我一道吃的。我每天吃飯吃一盤生菜,他們菜是自己種的,沒有化肥,沒有農藥,每一餐一大盤生菜,什麼佐料都不需要。愈是簡單的生活,愈是健康的生活。古人講: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」一點都不錯。所以,名聞利養要離,不離這個,沒辦法,佛菩薩都沒有法子幫助你。

【戒怠慢】

「怠」是懈怠、懶惰,「慢」是傲慢。一個懈怠、傲慢的人,不可能有成就。儒家經書裡頭都說:「滿招損,謙受益。」要學謙虛,要勤奮。你看孔老夫子,「夫子入太廟,每事問。」「每事問」是什麼?處處向人請教,成就他的學問。我們是在初學,如果有傲慢,就障礙我們自己的進步。

【除成見】

「成見」是什麼?先入為主。這一點在教學裡面,善知識非常重視。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時候,我跟你們說過,他叫我每一個星期天到他家裡,他給我上兩個小時課,在他家裡。什麼原因?我沒有成見。我非常愛好哲學,但是沒有學過,真是一張白紙一樣。如果你曾經學過,你讀過很多哲學的書,聽過很多人講解,他不教你了。頂多說:「什麼時候我在學校上課,你去旁聽。」為什麼?因為你有成見,要把你這個成見消除,不是容易事情。在這種情形之下,那只有不教了。

古人講,學生求老師不容易,可遇不可求;老師要找一個傳法的學生更難,非常不容易。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時候,我才不過是兩個老師;哲學跟方東美先生學的,佛學跟章嘉大師學的,總共才學了四年。這是什麼?很淺,時日並不長。老師見面,還要我完全放棄:「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。你要想跟我學,從頭學起。你以前學的那個,提都不要提。」這個樣子才收為學生。如果聽到老師講這個,「從前方先生怎麼講的,章嘉大師怎麼講的」,他哪有那麼多時間來跟你辯論?不教你了。這叫「師承」,這叫「學一家之言」,老師決定負責任教導你。你要是有成見,老師絕對不負責任,絕對不教你,你隨堂聽課就是了。講經說法,「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」,你可以來聽課,但是絕對不會教你,成見害人!

所以學的東西愈多,頭腦愈複雜,智慧愈不容易開。為什麼?你的清淨心得不到。諸位要知道,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,煩惱心起作用就是罪業,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,造罪業!所以這三個條件非常重要,心地要真誠懇切,要斷利養,要戒除怠慢、成見。

【如是敬佛尊法事師親友,方獲感通。須知誠敬為佛門之祕鑰,此印祖屢以告誡學人者也。】

印光大師《文鈔》裡頭多次教導別人,怎樣入佛門?誠敬;至誠恭敬,你才能得到佛法。

【予學佛十有五載,始深體會誠言祕要,斯為研經修道之必具態度也。】

我對這點很強調,我們的道業能不能成就,我們的經能不能學好、能不能講好,十分之九決定在態度,方法不過十分之一而已。有良好的態度,不懂方法,講得也頭頭是道,也都沒有過失。我為什麼寫了方法?當年這篇文字是天乙法師啟請的,她問的是方法,問我講經的方法。所以我一開端先告訴她,態度比方法更重要。

老師在台中開班,他開班的時間只有兩年,一星期上一次課。因為學生都是在家人,都是有自己工作的,每一個星期用一天的時間來求學,所以兩年合起來時間不超過一百天。他教的學生,那個時候我們同學二十多人,真正算有成就的只有三個人,另外兩位在家居士,年齡跟我都差不多。什麼原因?關鍵就是「絕利養、戒怠慢、除成見」;你有這些東西,你跟著老師怎麼學,也很難有成就,都被時間淘汰掉了。所以諸位真正要想成就,必須要具備修學的良好態度,佛家稱之為「法器」。好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 

2006-08-07

卷123 佛說十善業道經

佛說十善業道經  第一百二十三集
(2001
120日淨空法師開講於淨宗學會) 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接著看《內典研學要領》第三段:

【丙、至於研究辦法】

這一段講方法。

【於經文長者,必先識其綱領,大段章節,剋定進度,恭恪從容,終始莫懈。研究要領,略舉其端凡十:】

經文短的,它的段落、層次很容易看出來;經文長的,就比較困難。所以我們學經,對於大部的經論,我們要放在後面,從小部經學起;或者稍微長一些,不要超過兩萬字的,這樣的經文我們學起來非常方便,像《金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比較容易。如果像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就太長了,我們初學的時候確實會非常困難,經文太長;它一部經的文字差不多都在六萬字左右,六、七萬字,我們辨別它的段落、層次、章法、結構,都不是初學人能做得到的。所以先從小部下手。

下面這兩句話,我們要記住。學東西一定要有進度,要「剋定進度」,譬如我這部經書、這個科目,多少個小時把它學完,一定要有進度,進度自己去定。要「恭恪從容」,恭恭敬敬的,很慎重的來做。

底下舉了辦法裡頭十個綱領。第一個是:

釋科題

尤其是一般流行的這些經論,在中國人,幾乎不分宗派、不分道場大家都喜歡念的,像《普門品》人人都喜歡念,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地藏經》,幾乎是在中國佛教界非常普遍,這些經典古今註疏都很多,這些註解我們都可以參考,但是決定不能有成見,有成見你就學不到東西。「只提供我參考」,必須自己拿定主意。不能完全跟著人家走,那你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,我們要學著自己能夠獨立。所以古今這些大德,他們講經我們可以聽,他們的文字我們可以看,只提供自己做參考,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
我們依據什麼?一定依據經文,這就是世尊滅度之前教導弟子四依法「依法不依人」。我們直接跟佛學,我們是佛的學生。其他人所講的、所註疏的,那都是佛的學生,都是我們同學,連菩薩都是同學,他是早期的學長,我們是後期的小學弟,學長的東西可以給我們做參考,提供我們做資料,我們直接向佛陀學習。直接要學經典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,不跟人走。

我們的老師,老師他真正懂得佛法,我們尊稱他「老師」,的確我們尊師重道。可是老師對我們的態度,不是像我們想像的,老師把我們當作同學看待。古時候通信,老師寫給弟子的信、學生的信,後面具名是「友生」,這不僅是謙虛,這是事實。「我們是朋友,我們是同參道友」,老師用這個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生,稱「友生」;朋友的「友」,學生的「生」。我們一看到他這個署名,我們就曉得這個人有學問。所以世出世間的學問都在謙敬,佛陀對人都謙虛、都恭敬。

孔老夫子,我們在《論語》裡面看到的,他老人家處事待人接物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。溫和、善良、恭敬,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,決定不敢懈怠,沒有一絲毫驕慢;節儉、忍讓。這是聖人的德行!聖人德行就是我們自己的性德,換句話說,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。佛法裡頭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本來是這樣的。我們把性德忘失、迷失,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。絕對不要認為現在這個樣子是正確的、是對的,完全錯了!這個要知道。佛菩薩、聖人所表現,那是完全正確的,我們現在要改邪歸正,就得向聖人學習。

一部經拿到手,這是講我們開始學習,總是要看古人的註解,古人註解一定有科判,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科題。

【明科意由來及前後照應,使貫通全經血脈。】

一個完整的註疏經書的註解,前面一定有總科。總科通常是畫成表解,叫總科。也有不用表解的方式,用高低層次的方式來排。一定有總科,那個比什麼都重要,特別是用在大經上。所以要常常看科判,要把科判熟記在心中,你對於全經前後經文照應,你一目了然,這樣子你整個精神才能夠貫注全經。這部經再長,講的時間再久,你都能貫注。第二:

【明宗用】

通常一部經前面講玄義。天台家的「五重玄義」,賢首的「十門開啟」,都是在未講經之前,先把這部經的概要做一個總說,將全經做一個總介紹,這一部分非常重要。講經的人,他自己的功力、他自己的學歷達到什麼程度,都在這一部分完全表現出來。所以老學的人,他不聽講經,因為他聽的遍數太多,經文都很熟,聽它幹什麼!他專門聽玄義,專門聽你的心得報告。玄義是他的心得報告。每一個註解都不一樣,這就看到每一個人修學的心得不相同。雖然都是五個科目,五個科目他說的不會完全相同,很值得我們去做參考的。我們要把五重玄義這幾個科目,應用在小科上。它那是全經的五重玄義,我們現在學一段,這一大科,每一大科裡頭有大科的五重玄義,每一小科有小科的五重玄義,再跟諸位說,每一句經文有一句經文的五重玄義,你上台就有得講,不至於上台不會講。

【每一大科,皆須明記其主旨及功用,以識其要也。】

這一大段精華之所在。「要」就是精華之所在、精彩之所在。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一個段落裡頭的宗旨,這一個段落裡面的功用。功用是什麼?它有什麼用處。如果沒有用處,我學它幹什麼?學了就有用,這個教誨才是真實的,我們才能真正在經論裡頭學到東西。第三:

【釋名典 名詞術語典故】

『典故』,佛家常講「公案」,一般人講「故事」。名詞、術語、典故。

【必不憚煩,依疏注或佛學辭典查明之。】

這個不能夠隨便說話的,這有根據的。所以我們的工具書要完備,這個要查資料的。『名詞』,譬如經典裡面講的「六度」,是哪六條?什麼意思?佛學辭典有。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個名詞什麼意思?甚至於普通大家常常掛在嘴上,但是講不清楚,「禪定」,什麼叫禪定?會講的人很多,但是能把「禪定」兩個字講清楚的人不多,含糊籠統,這個要不得。所有名詞術語我們都要去查,古人註解裡面有,查了註解,如果有時間再查佛學辭典。佛學辭典多半是概說,而且如果這個是重要的名詞,各家的說法有不相同的地方,它統統都節錄到。這個是要費時間,決定不能夠偷懶,而且一定要自己去做,不要仰賴別的同學自己偷懶,別的同學查好的,我們借個筆記來抄一下。為什麼?自己查一遍印象深刻,你得的東西不一樣,借別人筆記抄,敷衍塞責,修學態度上就打了折扣,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做。第四:

【釋義理】

義理可以參考古今大德的註解。

【章句有道理精華之所在,須為探玄抉微。】

往往經中有很重要、微妙的開示,但是我們一般讀經的人疏忽了,隨便看過,沒有留意到。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,如果不是古人在註解裡頭提醒我們,或者老師為我們指點,我們很難看出來。但是看不出來沒有關係,你一遍一遍的學。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,一部經決不是說「學一遍我就學會了」,這個話說不得。什麼叫「會了」?宗門祖師大德勘驗學生:「會麼?」你會了,那還得了?會了就明心見性、開悟了,那才叫「會了」。我們老老實實答是「不會」,不會,就從頭再學。

你在這一部經典上什麼時候開悟了,教下講「大開圓解」,這叫會了。如果沒有到大開圓解,一遍一遍的學,一直學下去,一門深入,絕不改變。「我一生就念一部經,就學這部經,就講這部經」,心就定在這部經上,你戒定慧三學就成就了。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這是戒學;你心定在這一門上,這是定學;有戒、有定,你遍遍開智慧,所謂「積小悟就成大悟,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」。到大徹大悟的時候,這才真叫會了。會了之後有個什麼樣子出現?你沒有學過的經論,一拿到手上,你統統都會了,那個叫真會。許多經論我沒有學過,拿到前面:「這個難,不會。」那你就沒有會。三藏十二部擺在面前,任何一部經拿給你,你統統都會,那才叫會了。古人講的話是正確的:「一經通一,切經通。」怎麼知道自己這一部經通了?所有一切經展開來都通了,我這一部經通了。這是一個標準。

今天佛學院為什麼出不了人才?它方法錯誤。同時學許多經論,他的心力是分散的,他不是集中的。換句話說,他沒有戒定慧,他所學的跟世間一般學校一樣,佛學常識。你要問起來,他頭頭是道,好像什麼都會;仔細一問他,他什麼都不會,門門通、門門鬆,他不起作用。這個跟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恰恰相違背。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是先求根本智,後求後得智。今天我們講根本智、後得智,這也是佛學名詞,懂得的人不多了。

「根本智」是什麼?是「無知」,世尊在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。「無知」是根本智,「無所不知」是後得智。我們求學要先求無知,然後才能無所不知。無知是什麼?一部經,其他的經我都不知道,無知。這一部經通了的時候,所有一切經展在面前,無所不知;不但佛法你都知,世間法也知了,世出世間法全通了。為什麼會通?他一部經上戒定慧成就了。

我們在一部經上下功夫,是搞什麼?是搞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今天佛學院用的方法,是把戒定慧三學全部都破掉了,這是我們佛教的衰弱!我們過去在台灣,也聽一些老法師很感慨的跟我說:「我這個徒弟剛剛出家,沒有上佛學院,還好,很乖,教他幹什麼都行,很聽話。佛學院去了幾年,回來的時候不認識師父了,眼睛長在頭頂上,瞧不起人了。」以後感嘆著:「你的徒弟不要送佛學院,送佛學院就完了。」你說教人聽了多難過!這是佛學院的失敗,不是成功。常識豐富了,眼睛慢慢就向上長了,成什麼話!實在講,傲慢習氣養成之後,到什麼地方都不受人歡迎,你瞧不起別人,別人瞧不起你。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。」佛為什麼受廣大群眾歡迎?佛沒有傲慢,佛比任何一個人都謙虛、都恭敬,對貧窮的乞丐都是那樣的謙虛恭敬,所以他得到一切眾生的愛戴,不管跟什麼人都能和睦相處,都以真誠心相處。

我們跟其他宗教往來,為什麼我們能夠贏得不同宗教、不同族群的尊敬?我們先尊敬他們,就這麼一個淺顯的道理。我們愛護他們,我們幫助他們,決不可以以為我們佛教比你們其他宗教都要高一等,那就完了,你變成孤家寡人,孤立了,你就沒有朋友。我跟他們往來,我說:「佛教是第一,基督教也是第一,回教也是第一,個個都是第一。」他聽了歡喜,平等!真的是如此。

我舉比喻說,我說:「我們佛教像眼睛,基督教像耳朵,回教像鼻子,我樣樣都第一,身體健康。」如果是佛教第一我眼睛第一,耳朵不行、鼻子也不行,你人不就生病了嗎?全身只有一個第一,其他都不行,這人快要死了,活不成了。個個第一,我們的社會健康,我們這個世界健康,諸位要懂這個道理。個個第一,我們才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和平才能達到。和的根是要平等,不平等絕對沒有和平。和怎麼樣?和就是個個第一。不管大國、小國,每個國家都第一,不論貧富貴賤,每個人都第一,每個族群都第一,每個宗教都第一,沒有第二的,這是健康的。他們接受我這個說法,所以很歡喜跟我往來。我沒有把他看成第二,我們也沒有把自己貶低成第二,都是第一。

經論裡頭往往一句、兩句,那個義理精華之所在,我們要能夠發現,要能夠把它拈出來,解釋透闢,這個樣子自己得受用,也能夠幫助別人。第五條:

【研究科判 於大科中,細分小科,愈細愈好,以觀其章法結構也。】

過去我們將《無量壽經》做了一個科判。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一部大經,雖然不是很長,初學還是有困難。好處是過去慈舟老法師是前一代的,不是現在的慈舟法師,這是前一代的慈舟老法師,他給夏蓮居的會集本做了一個科判。我過去在北京,黃念祖老居士把這個科判送給我,我也怕遺失,所以印在經本上,這樣就可以廣泛流通。

從他的科判來看,他不是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本子。我們知道夏老居士會集成功之後,這個本子曾經修改過很多次,他是早期的本子。早期最早會集的,它是分三十七品,大概我想是用「三十七道品」的這個數字,他翻成三十七品,現在是四十八品。所以他是三十七品的那種科判,但是這個就可以給我們做依據,我們從他那個科判重新來做,依他那個為底本,重新做一個科判,提出來給我們同學們一起來研究討論。這個科判,你們同學將來學經的時候,首先要花一點時間,把這個科判重新檢討一次。你們不要認為我們前面分的,那就沒有錯誤,就可以照這個,不必。你可用自己的,你去分,你也去判;就是這個科判提供同學們做參考,你們自己去做。

正如同這一本書,你們現在看到有個註解的本子,那是悟聞法師筆記的,從我講演的錄音帶裡頭寫成的,那時候我叫他寫的。寫完之後,我看了並不很滿意。你們學習這個課程得重新再寫,就是把他這個本子重新再訂正。該補充的,可以把意思補充進去,如果嫌它有累贅的,可以把它刪改掉,希望這個註解的本子能夠做得愈精愈美,提供以後的人做參考資料。所以這個註解是我們可以改動的,這不是一個定本。你們做,做出來的時候給我看。第六:

【試講經文 以驗研學經文是否暢達,又可練習講態也。】

前面這麼多準備的工作,你都做完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講經文。由此可知,你要在講經文之前,前面舉的這幾條,你都要有充分準備。否則的話,你上台,你講經文的時候,如果有行家在座,他一樁一樁你的過失都給你指出來。所以說毛病百出,自己並不曉得,行家一聽:「毛病百出。」這個話絕不過分,從前李老師跟我們開玩笑,我體會到這個意思,我才跟老師講:「怎麼是毛病百出?譬如這部經講十天,一天講一個鐘點,十天講完。一天給你挑十個毛病不止十個毛病,一天給你挑二、三十個毛病,十天的時候,兩、三百毛病。這不是毛病百出嗎?」一點不錯!

所以我們初學要很小心、很謹慎、很謙虛,要向人請教,我們是來學講經的,台上是學生,台下是老師,把台下都看作老師,都看作我們的監學,我們上台是來做心得報告的。報告完之後,要真誠、謙虛向聽眾請教,請求批評指導。聽到人家的批評,一定要誠懇接受,千萬不可以表面上:「請你指教。」人家提出批評的時候,心裡就不高興,面孔就顯得很難看,以後還有什麼人批評你?沒有人批評,你永遠不會有進步。所以一定要真誠。他批評錯誤,錯誤也接受。為什麼?其他人才真肯批評你。他批評錯了,不接受,下一次可能有一大半的人不敢批評你。錯誤的批評都接受,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!

我們在《貞觀政要》裡面看到唐太宗,這是個了不起的帝王,一個領導人,他是非常歡喜接受人批評的。有批評錯誤的,唐太宗也非常歡喜,旁邊的人講:「他講的話不對。」唐太宗說:「如果我要是駁斥他,以後誰還敢給我建議?」這了不起的人,雖然是帝王之尊,只要看到他本人的過失、國家的過失的時候,都可以隨便在他面前講,他絕對不會怪罪你,說錯了都不會怪罪你,「貞觀之治」得來不容易!一個不接受批評的人就完了,他沒有不造罪業的,他所有的過失他自己不知道,所謂是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一定要接受批評,歡喜接受批評,你決定有進步,你進步才快。第七:

【選誦金句 全文過長未易記誦,選其精要經句背誦之。】  

這是經文長的,經文長的『未易記誦』,「記」是你能夠記住,「誦」是背誦。太長的,對於記憶背誦感覺到困難,那怎麼樣?這裡面重要的教訓、重要的句子,這一定要能夠背誦。像我們現在編的《淨宗同學修行守則》,我們將《無量壽經》這一部經裡面重要的教誨,我們節錄了六十二句,全經節錄下六十二句,這六十二句一定要會背,天天背,常常記在心上。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我們立刻就會想起來,我有沒有違背經典的教訓?我這樣想、我這樣說、我這樣做,佛許不許可?同不同意?我們心裡頭就有數了。符合經論宗旨的,我們是在菩薩道上行,我們走的是正道;違背經典的教誨,我們就走邪道,我們已經步入歧途了。

對於一切經論裡頭好的句子,一定要把它記下來。自己準備一個小冊子,可以隨身攜帶,這個功夫不能不做。將來到自己為別人講解的時候,引經據典。你記得多、記得很熟,自自然然就能運用。第八是最重要的:

【修法行事】 

學習這部經,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方法。『行事』是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,你是真的學到了。

【經者鏡也】

『經』字古人有把它翻成『鏡』,像一面鏡子一樣。

【誦研皆照心行。印知見,正行持,方得實益。】

我們研究、我們讀誦都照心行。『心行』是念頭、起心動念,我們的起心動念與經典上所說的相應不相應?『印知見』,印是印證,我們的知見是正、是邪?我們的知見與經上所講的相應,這是正知正見;如果與經論上所講的相違背,那我們是邪知邪見。特別是初學的同學,決定要放棄自己的成見,要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,隨順佛陀教誨。我們現在沒有開悟,我們沒有辦法辨識道路,只有跟著佛走,決定不錯。

佛行的是正道,聖人行的是正道,凡是聖人東西都能合得起來。譬如儒家孔老夫子,孔、孟所教人的,它的總綱領就是《大學》前面的一章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這四個字就是佛家的四弘誓願。你們想想,「在明明德」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、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「明德」就是宗門講的「明心見性」,就是斷煩惱、學法門;「在親民」,親民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;「在止於至善」,至善就是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你把它會通起來都一樣,說法不一樣,意思都相同。

後面幾句話,那是非常非常的重要,教導我們「知止而後有定」。我們的心散亂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什麼原因?不知止。聖人心是定的,為什麼?他知止。他止在哪裡?止在至善。換句話說,他的人生他有一個方向,他有一個目標,他有目的,他一點都不亂。我們今天像船行在大海上,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不知道往哪走,所以他心不定。過去儒家,人家心也是定的,所以能夠成就大德大能,成就無量功德,它有道理的。

後面一直教導我們,關鍵都在「知止」。由此可知,「知止」是多麼重要。我們過去講《華嚴經》,特別拈出「知足天王」這一章單獨流通,那一章講得也特別詳細。知足天王知止,他心是定的,心定就生智慧,智慧開了才能解決一切問題。所以經論印證我們的知見,修正我們的行持。「行持」就是言行,這個樣子你才得真實的利益,這叫真正修行。「修行」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、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行為。

邪與正之分,絕對的標準就是心性。與心性相應的是「正」,這是「是」;與心性相違背的這種心行是「邪」,是「非」。所以這不是哪一個人的標準,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標準,也不是孔老夫子的標準,是自性本具的標準。任何一個眾生,只要他明心見性,他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這樣,所謂是「佛佛道同」,他是自然同,不加絲毫勉強在裡面,學經要這樣學法才有受用。第九:

【討論問題 如有若干同學共修,日相研討,亦可助入佳境也。】  

現在在我們這個班裡面,我們同學多,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,互相交換心得,能夠提升自己境界,亦可助入佳境。第十,末後這一條:

參考資料 廣集諸疏及有關經論,精讀其要,採長補短。】

這是在學習一個階段之後,把自己往上提升,就不能不常常去閱讀這些參考資料。參考資料是補助自己主修的這一門經論,所以賓、主要分清楚。

【忌以情見,當以智擇,則必能助妙悟也。】

關鍵在這兩句。決定要有智慧,不能夠感情用事。我偏愛哪一個法門,偏愛某一個善知識,這是『情見』。要以智慧,智慧裡面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一律平等,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是智慧。智慧才會有正確的選擇,正確的選擇幫助你開悟。則必能助妙悟也。下面一段:

【丁、理明則迷破,是謂看破,看破貴放下。】

放下錯誤的知見,放下錯誤的言行,是教你放下這個。

【此為真實功夫。必能放下,而後得自在隨緣,自行化他,作彌陀使者,誓志宣化,普令群萌,同歸淨域,此研經之果用也。】

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都是『彌陀使者』,諸位仔細在經典裡面去看,你會發現。等於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佛教大學,阿彌陀佛是校長,十方諸佛都在各個地方替阿彌陀佛招生。有能夠信受的,直接就送去,保送到學校去了,這就是修淨宗法門。不相信這個法門的,佛教其他法門,拐個彎把你先送到華藏世界,然後從華藏世界,普賢、文殊菩薩再引導你到極樂世界,拐個彎去。所以我們知道,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彌陀使者,不可思議!這是我用很短的時間,把大意跟諸位提示一下,後面這篇《講記》是比較詳細一點,諸位自己可以參考,可以多看看。

今天我很感謝大家,你們給我送了一個賀年卡,大家都簽名了。我們曉得,現前這個社會災難很多。昨天晚上,我跟會長、有幾個居士晚上晚餐,也談論到整個世界在今年經濟情形都不好,連美國都會經濟衰退,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全球。經濟衰退,失業率會提高,失業率高的話,會造成社會動亂,所以今天世界社會很不穩定。在亞洲這個地方,最近菲律賓出了問題,如果菲律賓的總統真的被推翻,會造成一個很不良的後果。我們看到周邊這些國家,對於國家領導人持反對意見的,印尼有,馬來西亞也有,這是很不好的一個例子。

我們希望社會安定,希望世界和平,要達到和平安定這個目標,確實不容易。人們希求和平幾千年、幾萬年了,和平並沒有落實。什麼原因?和平是果報,因是平等,「和」下頭是「平」,不平哪來和?佛家說話是先講果,後說因。你看四諦,講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世間法,苦是果,集是因;出世間法,滅是果,道是因。為什麼先說果,後說因?說果大家容易懂得,果報你看到了,容易懂得。果怎樣求得,一定有因。和,和睦相處一定要平等對待,沒有平等決定就沒有和平。人與人之間要平等,國與國之間要平等、要平等相待,族群與族群之間要平等,宗教與宗教之間要平等。

古聖先賢用什麼樣的手段達到這個目標?用教學。釋迦牟尼佛選擇的行業就是社會教育,今天講的「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」。因為世尊的教學不分國土、不分族類、不分宗教,跟孔老夫子一樣,「有教無類」,只要你肯學,都熱心教導,決定沒有歧視,一律平等對待。我們今天極需要做的工作,是要把世尊這種教學理念落實。我們在新加坡,以及我在澳洲,都是做宗教族群的團結,我們是做這個工作,這是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經義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這個社會,我們學佛沒有白學。佛法對於世界和平、對於社會安定、對於人民幸福,有積極的貢獻,要我們做出來才行,光口說不可以。

所以我到澳洲,時間雖然不長,在那邊都是做這些工作。澳洲是政府主動帶動在做,我們在旁邊協助。現在我們最期望的,就是能夠有一個正規的教育體系,所以我希望能夠辦一所多元文化大學,我們不叫宗教大學,叫「多元文化大學」。每一個宗教成立一個學院,佛教有佛學院,基督教有基督學院,伊斯蘭學院,培養全世界各個宗教的弘法人才。不管將來你弘揚的是哪一個宗教,你們都是同學,一個學校,不過就是念的科系不一樣而已。團結,用這種方法來團結,是很有意義的。所以我現在到澳洲去,主要促進這個工作。當然,辦這個多元文化大學,師資是問題。所以先辦研究所,先在大學裡面設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,研究所是培養師資,將來研究所的學生都畢業出來了,可以作老師了,再來辦學校,這些人都是大學教授。我在澳洲幹這個事情,所以跟幾個大學密切的聯繫,希望在大學辦多元文化研究所。

在本地,聽說,李木源居士告訴我,總理公署一些部長要訪問我們,我們也會把這個意思向他建議。假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裡面也有「多元文化研究所」就好了,將來至少大學裡面可以成立一個「多元文化學院」,每一個宗教都成立一個學系,有佛學系、基督學系、伊斯蘭學系,都是好事情,都是真正要解決這個世界的社會問題。希望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相尊敬,互相敬愛,互助合作。何必天天打架?搞得大家都不安。這是我們積極努力在做的一個工作。我無論到哪裡去,絕對沒有休閒,都是在做工作。謝謝大家,今天晚上我到那邊去。我們過了農曆年,回來再見。